为“麦客”包吃住,体现基层治理温度与智慧
□吴睿鸫
微观点:关屯乡政府“迎麦客”的行为,以小见大,反映出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需要更多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
小满时节,位于淮河岸边的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关屯乡到处是滚滚麦浪,来自全国各地的跨区作业农机手如约而至。为解决“麦客”们的吃住问题,关屯乡政府连续5年开放政府大院,为他们包吃包住,还免费提供洗澡间、洗衣机。
“麦客”,这个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承载着特殊记忆的群体,从南到北,助力各地夏粮收割。昔日,几千公里的跨区作业,他们风餐露宿,为了生计奔波在田野之间。因此,在跨区域作业过程中,能暖暖和和吃顿热饭,舒舒坦坦洗上热水澡,舒舒服服睡个安稳觉,是不少走南闯北农机手们心驰神往的事情。
如今,关屯乡政府“想‘麦客’之所想,急‘麦客’之所急”,连续 5 年开放政府大院,为“麦客”们提供免费食宿,还开放洗澡间、洗衣机等设施,这一举措,犹如一缕清风,吹进了“麦客”们的心田,让这些漂泊在外的劳动者有了“家”的归属感。
关屯乡政府打破了传统政府办公场所的局限,主动向这些外来劳动者敞开“怀抱”,这一开放包容的姿态,不仅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更提升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它向社会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政府不仅关注本地居民,对外来为本地发展贡献力量的群体同样关怀备至。这种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激发各类群体参与地方建设的积极性。
在这 5 年里,“麦客”们从最初的受宠若惊,到如今将关屯乡视为每年必来的“第二故乡”,这背后是政府持之以恒的付出与坚守。这种长期的关怀机制,并非一时的作秀,而是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它为其他地区的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基层治理要关注每一个为当地发展助力的个体,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当“麦客”们在舒适的环境中休息,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收割工作中,这无疑将提升整个收割进程的效率,助力颗粒归仓。政府的这一行为,是对农业生产环节的有力保障,展现了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就是在守护百姓的饭碗,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屯乡政府“迎麦客”的行为,以小见大,反映出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需要更多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当政府用心用情为群众着想时,所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让每一个为生活奋斗的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尊重与关爱,共同书写美好生活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