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老人”困境怎么破
想办健身卡被告知“不予接待”,想旅游被要求须有家属陪同,房东放话“宁可房子空着也不租给老人”……媒体调查发现,在很多消费场景中,老年人常常成为“被拒群体”。
不愿为老人提供服务,商家的逻辑很清晰——相比年轻人,老年人身体机能普遍下降,摔倒、发病的可能性更大。万一出了意外,谁来负责?如何善后?索性就“一刀切”拒绝。作为经营主体,商家的确有权选择交易对象和目标群体。但以年龄作为刚性门槛,明显是歧视行为,是对消费者的不公平对待。
@北京日报:“拒绝老人”可能给市场发展设障。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继续加深。这一庞大人群对提高生活品质具有积极愿望,其中蕴藏着消费升级的巨大潜力。可以说,保障老年人公平消费的权利是重要的民生关切,也是很多领域的关键“风口”。
@关末:每个人都会老去。“被拒”是当下老年人的难题,如果放任不理,就会成为每一代人的困境。正视问题,拆去“围墙”,更好支撑“老有所乐”的幸福图景,也是善待每一个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