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就是你的名片

  □于文岗

  无论汉典、“度娘”等语言工具怎么解释,在我看来,认知,就是你对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感知、了解、认识和评价,就是你脑际所藏的百科全书,包括你的思维、知识、道德、能力、水平、境界、格局、立场、三观,等等。一句话,认知就是你的名片,思想的名片,立体透明的名片,或曰就是你思想的裸体,它决定着你的一切。

  古往今来,不分高低贵贱,人人都有一张认知的名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名片,“隆中对”是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诸葛亮的名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一代明君李世民的名片,“横渠四句”是北宋思想家张载的名片,“替天行道”是水泊梁山及众好汉的名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的名片;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名片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名片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名片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民族魂”鲁迅先生的名片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铁人”王进喜的名片是“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市井马泊六王婆的名片是“十件挨光计”及其五大条件“潘驴邓小闲”。凡此种种,其认知赤裸示人,听其言如见其人。不是名片,胜似名片。

  藏不住掖不住装不了骗不了假不了,是认知这张名片的最大特点。普通名片,虽印制精美,但鱼龙混杂,人们调侃“名片者,明骗也”。即使是规规矩矩的名片,也让人有几分疑惑:职务、职级、职称赫然醒目,但却看不出是个什么人?“括号”“高级”“教授级”也是一景,是否名副其实不得而知。认知这张名片则不然,是啥就是啥,啥样就啥样:高低深浅智愚善恶,性格风格品质形象,真真切切,一览无余。有位朋友说:“怀才犹如怀孕,总会露出来。”认知亦然。前述诸认知,都是其真实思想、真实品格的裸露和曝晒。正是凭借认知的上述特性,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不知对方是何方人士、何种职业,甚至不知是男是女,但却明了对方认知,并藉此察人交友。

  也有“两面派”“两面人”“假积极”“又当又立”等伪装、掩饰其真实认知,装爱国、装廉洁、装“正确”、装读书,装有才、装“紧跟”、装善人、装亲民,以及装能、装勤、装忙、装萌、装傻,等等,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和展示着认知,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故而套用“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说一句“劝君莫要装认知,认知原本是裸体”。

  “认知就是名片”不是我的发明,是鲍迪埃和狄盖特创作的《国际歌》,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名片,凭着《国际歌》的熟悉曲调,在异国他乡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随着阅历增加和世事变化,认知也会变,但认知是一张名片事实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