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老甲鱼”

  □朱敏

  朋友在乡下有个养鱼的池塘。本来,这个池塘很早以前是块稻田,因为地势较低,家里又没人肯种田,于是就这样荒废着,逐渐成了一个野塘。野塘长年蓄水,加上周围生态环境良好,日久天长,各种野鱼、黄鳝、甲鱼之类便开始生长汇集,一度吸引了很多爱好钓鱼的人。几年前朋友回乡创业,将这个水塘整理了一下,一个漂亮的人工钓场就此形成。

  一个周末,朋友约我们去钓鱼。他说在塘里投放过鱼苗,加上之前野生的,品种相当丰富。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池塘边,拿着朋友提供的钓竿开始钓鱼。不一会,一个朋友就将两条手掌宽的鱼给钓了上来。另一位竟然钓上了一只甲鱼,大家雀跃不已。池塘的主人走上前来,看着大家的战利品说,这只甲鱼不算老,是他养着的。有一只野生的大甲鱼,他几次差点钓到手,但几次都被它逃脱了。虽然钓甲鱼只需一钩一线一饵,但还是很讲方法的。甲鱼喜温怕寒又怕热,温度太高就“避暑”,太低则“冬眠”,一般气温在20多摄氏度才出来活动。它喜欢吃腥,小鱼小虾、泥鳅河蚌是它喜欢的食物。但钓甲鱼最好用猪肝,将猪肝切碎,用具有倒刺的鱼钩就行,这次我们用的就是切碎的猪肝。池塘的主人又说,上次他让老甲鱼逃掉,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老甲鱼狡猾,对周边声音非常敏感,只要有轻微的响声,它就会往水里逃窜,甚至钻入淤泥;一方面也是自己故意的。这次来的朋友多,他肯定要好好招待大家。说完,朋友便开始将猪肝挂在鱼钩上,仔细观察塘边的情况,然后选了一个幽静的地方开始垂钓。过了好一会,随着另一位朋友的惊呼,看上去足足有两斤多重的大甲鱼就被摔在了岸上。池塘的主人仔细看了看这只甲鱼,然后笑眯眯地对我们说:“你们有口福了,这只就是野生的老甲鱼。老甲鱼无论怎么狡猾,只要贪嘴,下场都是一样的!”

  在当地,“老甲鱼”是对经验丰富的老年男性戏谑的称呼,更是对官场上八面玲珑、城府很深、老奸巨猾者的嘲讽。官场上“老甲鱼”们最大的特征是嗅觉比较灵敏,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变得万分的低调:收起平日的锋芒,将自己整得十分内敛、万分谦逊。“老甲鱼”惯会培植自己的势力,他们会一路笼络对自己有用的且对自己唯命是从的年轻下属。 他们培植亲信、拉帮结派,然后以“举贤任能”的名义,将亲信安插进各条战线的重要岗位。他们谨言慎行,在公开场合发表的都是“一贯正确”,从不发表“不当言论”。只有在极度私密的场合,面对极度信任的人,才会稍许展露一些内心想法。他们面慈但是心不慈,遇到对手,会不动声色地做各种狠辣的动作甚至使出杀手锏。“老甲鱼”们共同的特性是贪婪,一闻到荤腥,就想张开贪婪的大口攫为己有。但他们善于伪饰,不会轻易上钩。他们会围着诱饵琢磨,选择下口的最佳时间。当闻出不利于自己的气味,便会迅速逃窜。与一般的甲鱼不同,他们以惯会伪装的手段,为自己挣得了一时的良好口碑。因此,部分“老甲鱼”只有在“出事”后,不明真相的群众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但无论怎么伪装,只要张开了贪婪的大口,“老甲鱼”们的下场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被捉”。就像陈毅同志在诗里告诫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