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光而行

  □刘琪瑞

  母亲一辈子没离开过乡村,没离开过土地,是个不折不扣的庄户人,对太阳光特别有感情,每每说到种庄稼,说到阳光的重要性,她特别有故事。

  小时候,我们兄妹不愿去大太阳地,怕太阳晒,怕被晒黑,当然不排除偷懒不想干活的原因。母亲就拿生豆芽说事:“你看,生豆芽要用纱布盖着,它不能见光,见了光就发青发柴了,所以豆芽菜长得瘦瘦弱弱。人家说小孩长得不好,常拿豆芽菜作比,就是这个道理。”

  又带我们到田里看大豆,那些豆苗从肥沃的泥土里冒出来,经过阳光照射,长得茁壮、长得旺盛。母亲总结道:“人和庄稼一样,要经常晒太阳,才能长得壮,才能有阳光色、有小麦色,虽说有些黑,可那是健康的标志,是俊美的模样呢。”

  在母亲朴素的庄户理论中,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光,哪怕一棵小草。看到地缝里砖缝里,长出一簇青青的毛毛草,她也要感慨一番:“毛毛草多顽强啊!哪怕再艰难再曲折,它也要寻着光钻出来,可劲儿吸收阳光,可劲儿生长。”

  母亲指着前方一片果园对我们说:“每棵小树都是向光而长的,长大了、成材了,结出果实,每颗果实都是向阳面先熟,也最甘美!”我们钻进果园里,一棵棵验看,果然不假。

  “还有呢,你们再看转日葵——”转日葵是向日葵的俗名,母亲的地头年年都种上几棵,她常说看着心里亮堂。母亲接着说,“转日葵的小脸盘、大脸盘,都是向着太阳转,没有了太阳,它们恐怕连花儿也不开……”

  “那我们人呢?”我和妹妹自然要问这个问题了。

  “人?”母亲没有文化,说不出什么深奥的大道理,可她会举例子。母亲把我们带出去,让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再背着阳光走,走上两遍,问我们发现了什么。

  母亲笑着说:“当你背光走路时,影子一直在脚前面领路;当你迎着光走时,影子不见了,跑到你的身后了。”我和妹妹又走了两遍,果然如此。

  “所以呀,人要向着光走,阴影就躲后面了;不能老是背光走,那样阴影总是领着你,没完没了的。”

  一直到现在,我还记着母亲关于“光”的理论。是啊,人生也是如此,向光而行,心中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才能远离沮丧、压抑、焦虑、忧愁等等,把阴影抛在身后,方能活出健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