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蝈蝈“冻白菜”

  □朱卫东

  下图是一件清代翡翠蝈蝈白菜摆件,这棵“大白菜”高19.4厘米,重约2公斤,碧绿的菜叶,白皙的菜帮,间杂的黄褐色巧妙地处理成经受霜冻侵袭后留下的“冻痕”,为这棵白菜平添了几分栩栩如生的质感和灵动。因为这个原因,一些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为“她”起了一个响亮而又接地气的名字“冻白菜”。

  传统玉雕源远流长,最早形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玉壁、玉璜,商周时期的玉佩、玉琮,这些都是早期玉雕的杰出代表。历经汉唐宋元等时代,玉雕技艺日渐成熟,传世佳品层出不穷。清代玉雕登峰造极,大胆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这棵翡翠白菜采用了圆雕、透雕、浮雕等技法,刀工简约,线条流畅,借助中国传统玉雕特有的技法“俏色”,别出心裁地将菜心处多余的翠绿色雕出一只长腿长须的螳螂和一对圆腹鼓翅的大蝈蝈,纤毫毕现,几可乱真,令人叹为观止。

  白菜古称“菘”,苏轼诗句“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吟咏的就是白菜。白菜是冬季的“主打菜”,代表着勃勃生机,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期盼,对未来的憧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白菜谐音“百财”,白菜形的摆件更有“摆财”之寓意。青白相间的翡翠白菜摆件,还是清清白白的象征,寓意持有者两袖清风、淡泊名利的高雅气节。就连白菜上的螳螂和蝈蝈也颇有讲究,螳螂是益虫,白菜的保卫者,自不必多说。蝈蝈又名“螽斯”,螽斯宜子孙,是子孙绵延的意思。“蝈”又与国同音,借喻国家富足有财,蝈蝈与白菜组合在一起,代表国富民强,吉祥如意。这样一棵翡翠蝈蝈“冻白菜”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又寄寓了古代玉雕工匠的美好祝愿,更显卓尔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