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惜余芳泪满衣

  □陈大新

  在白居易提倡新乐府体之前,采用七言歌行“即事名篇”较多的诗人是戴叔伦。而在唐诗中,正面叙述妇女田间劳作之作,是少之又少的。戴叔伦《女耕田行》显然十分珍贵,其诗云:“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疏通畦垄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农家姐妹,待字闺中,家贫母老,长兄从军,没有耕牛,又无农具,而乳燕入巢,农时不容错过。两姐妹只有持刀斫地,以代耕牛。此为“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的真实情景。全诗语言通俗,明白晓畅,无需在字面上多加注释。“可怜朝雉扰惊飞”是借古乐府《雉朝飞操》中“雉朝飞。鸣相和。雌雄群游于山阿”之句,表现姐妹自伤未嫁。这首诗最值得注意的是“长兄从军未娶嫂”与“去年灾疫牛囤空”。在“乳燕入巢笋成竹”的时节,何以只有两姐妹劳作于田,原来是因为干戈四起,国家陷于战乱之中,家里唯一的男子不得已从军远行。如果说战争是人祸,那么雪上加霜的是天灾。两姐妹持刀斫地,是因“去年灾疫牛囤空”。在“无人无牛不及犁”的窘况下,这才无奈“以刀代牛”。就连手里的刀也还是两姐妹“头巾掩面”“截绢”后去都市中换来的。看见沟塍间惊起朝雉,东邻西舍的落花,两姐妹又想到女儿花季将在这困苦的时艰中耗去,不觉“共惜余芳泪满衣”了。在《女耕田行》中,诗人对农家姐妹的遭遇给予了深深的同情。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安史之乱”后,政局动荡,藩镇割据,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戴叔伦(732~789),字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为唐大历、贞元间重要诗人。曾任湖南转运留后、监察御史、东阳令,又曾任抚州刺史、容州刺史、容管经略史。贞元五年(789)四月以疾上表请为道士,旋卒。戴叔伦关心民间疾苦,几次在地方上为官,都有突出的政绩。建中元年(780)五月,诗人为东阳令,在东阳一年,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二)记其“抑权豪,劝农桑,政通讼简,民以富庶,奏课为一州最,拜殿中侍御史”。贞元元年(785)春夏间,诗人为抚州刺史。《新唐书》本传称:“试守抚州刺史。民岁争溉灌,为作均水法,俗便利之。耕饷岁广,狱无系囚。”戴叔伦在抚州还因政绩卓著,受到德宗诏书褒美,封谯县男,加金紫服的奖赏。贞元四年(788),诗人为容州刺史,《新唐书》载其在容州政绩称:“其治清明仁恕,多方略,故所至称最。德宗尝赋中和节诗,遣使者宠赐。”德宗于贞元五年,初置中和节,自己写了一诗,朝臣奉和,德宗为奖戴叔伦,特地派人将自己的诗送去容州,这在当时是一种殊荣。诗人能有如此政绩,实在和他体恤民情有直接的关系。当他看见姐妹耕田的场景时,情不自禁地以七言歌行记录下来。姐妹洒下花尽余芳的泪水,诗人则留下了伤时悯农的诗章。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说:“叔伦之为人,温雅善举止,无贤与不肖,见皆尽心。”可见诗人是一个笃诚的人,一位博雅的长者。

  戴叔伦为萧颖士门生。兰陵萧颖士,字茂挺,开元、天宝间以文学著称,每以推奖后进为任,与李华、颜真卿等交厚。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曾授引过戴叔伦的诗话:“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可惜他写的诗话今已不传。近人傅璇琮对戴叔伦诗有“诚挚平实”的评语,正是诗如其人、人如其诗。戴叔伦生前有《述稿》十卷、外诗一卷、书状一卷,至元末时已亡佚。现仅存文二篇、诗三百余首收在《全唐诗》二七三、二七四两卷中,但其中假托之作多达二十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