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绹砚铭》欣赏
梅晓民
![]() |
| 朱彝尊《绹砚铭》 |
□梅晓民
“九经之潭深若井,子欲汲之有修绠。”这则《绹砚铭》为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所作,收录在清代福建鉴赏家林在峨(字涪云)所辑的《砚史·汇古砚及诸名人砚铭》篇中,王利民等点校的《曝书亭全集》(2009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也有收录,而题目则改为《徐七来索绹砚铭》。
所谓砚铭,就是铭刻在砚台上的文字。朱彝尊曾题过40多则砚铭,每一则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这则《绹砚铭》的大体意思是说,有一位名叫“徐七”的人得到了一方绹砚,绹砚亦作洮砚,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黄河澄泥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徐七十分仰慕朱彝尊的才华,便向竹垞先生索取铭文。朱彝尊欣然应允,略加思索后即书写了上述十四个字交给他。
《徐七来索绹砚铭》开头的“九经”,是指《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及《易》《书》《诗》九部儒家经典。末尾的“修绠”是指汲水用的长绳,韩愈有“汲古得修绠”的名句。砚铭“九经之潭深若井,子欲汲之有修绠”的基本意思是,儒家经典著作《九经》就像是一口深不可测的井,你想汲到清冽甘甜的井水首先要准备一条相当长的井绳。其实这是朱彝尊在告诫每一位做学问的人,钻研学问与汲取深井之水是同样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