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柔妩媚 意境清雅
——赏析潘振镛《花下弄璋》
朱积良
![]() |
| 潘振镛《花下弄璋》 |
□朱积良
仕女画,一般是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现实生活,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深受历代文人雅士和广大民众的喜爱,流传十分广泛。
潘振镛,字承伯,号雅声,别名冰壶琴主等,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卒于1921年,浙江嘉兴人,是清末民初在江浙沪一带颇有影响的一位著名画家,尤以擅长仕女画而著称。潘氏一门为丹青世家,祖父潘楷善花卉,父亲潘大临擅仕女。潘振镛幼承家学,六七岁时就能画人物。后因战乱,家境贫困,去商店当学徒,仍勤学书画。当时寓居桐乡的浙派著名画家戴以恒,看到潘振镛持帚在墙上画古装仕女、关羽像等,衣纹飘然,神情兼备,大为惊异,于是就收他为徒。潘振镛师承戴以恒后,在戴以恒的指导下,画艺日臻精妙,人物仕女尤为惟妙惟肖。后徙居嘉兴,一时四方求画者纷至沓来,上海、苏州各大扇庄都挂牌接件,其艺术成就对江浙沪地区后人有着深远影响。
这幅《花下弄璋》,设色纸本,系潘振镛仕女画的代表作之一。上有题识:“花下弄璋。戊申秋八月,雅声潘振镛,拟七芗居士本。”钤印“潘振镛印(白文)”“雅声(朱文)”。此画描绘富家庭院一角,曲院香径,松枝纷披,红花绿叶下,两位清秀的仕女一主一仆,倚树而憩,仆从在旁跟随一孩童,女主人手抱婴儿,正在给他玩弄玉器。古代富人之妇生下男孩子,把璋(一种玉器)给他玩,后来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而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实为重男轻女的说法。鲁迅先生曾揭露和批判过这种重男轻女的做法:生个儿子,便当作宝贝,放在床上,给他穿上好衣裳,手里拿块玉(璋)玩玩;生个女儿,便只能丢在地上,给她一片瓦(纺砖)弄弄。图中仕女造型为清代常见典型画风,鹅蛋形脸,细眉凤眼,樱桃红唇,削肩柳腰,亦是当时文人理想中的美女形象。背景设置尤具匠心,青松苍石,绿地茵茵,辅衬人物的娇柔妩媚。全图景色优美,层次丰富,意境清雅,用笔精巧,设色淡雅清丽。
潘振镛的传世作品甚多,江南一带的博物馆及书画收藏者,常见有收藏,不少作品印于《芥子园画谱》《海上名人画册》《三希堂画宝》等书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