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萝卜 别样精彩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朱卫东

  “密壤深根蒂,风霜已饱经。如何纯白质,近蒂染微青。”这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吟咏萝卜的诗句。萝卜水嫩清脆,是冬日里必不可少的“主打菜”。“冬日萝卜赛人参”“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这些谚语形象地表明了人们对萝卜的喜爱,就连一些传世的古玩上,也时时可以见到萝卜的“倩影”。

  牙雕萝卜,巧夺天工。图一是一只清代乾隆年间的着色牙雕萝卜。翠绿的萝卜缨,殷红的萝卜肉,白皙的根须,鲜嫩如新,让人垂涎欲滴。最妙的还要数萝卜上趴卧着的一只大肚子蝈蝈,圆睁着眼,挺起触角,双腿弯曲,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充分展现了清代牙雕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萝卜上的两条主根自然弯曲,九条须根上带有褐色泥土,仿佛刚从泥土中挖出来,一股新鲜水灵的气息扑面袭来。这件作品历经200余年岁月风雨,色泽光鲜依旧,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翡翠萝卜,美轮美奂。图二这只清代翡翠萝卜,翠色晶润淡雅,通透无瑕,借助玉料的天然色泽,雕出一只水灵灵的大萝卜。萝卜筒体碧绿,缨部色浓,根须稍白,少许褐色点缀其间。一只绿油油的大蝈蝈匍匐在萝卜之上,伸出长长的触角,后肢高高支起,仿佛正在准备向偷食萝卜的害虫发动袭击。整件玉雕,刀工老到,纹饰清晰,非常难得。萝卜,古称莱菔,传世古玩上的萝卜纹饰,又称“莱菔”纹,与“来福”同音,具有幸福吉祥之寓意。萝卜翠绿,蝈蝈善鸣,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

  萝卜银锁,童趣盎然。图三这只晚清时期的“童子拔萝卜”银锁,上部有便于穿系的条形空槽,下方有四颗小巧玲珑的银铃铛。最出彩的是锁面上有一幅珐琅彩工艺的浮雕图画:菜田一角,一只硕大无朋的大萝卜从土地中探出头来,白洁剔透、肥大葱绿的萝卜缨几乎覆盖了整幅画面。一位橘衣黄裤的顽童从远处跑来,发现了这只大萝卜,就用双手紧紧抓住一片绿缨,想把萝卜从土地中拔出来。萝卜实在太大了,小小童子使出了全身力气,头上的小辫子都翘了起来,泥土里的萝卜却纹丝不动。整只银锁雕工细腻清雅,釉彩清丽大气,孩童衣着、发型、神态无不栩栩如生,洋溢着浓郁的时代特色。

  萝卜笔洗,匠心独具。图四这只清代仿生瓷白菜萝卜笔洗,造型非常奇特,主体部分是一只硕大的白萝卜,根须灰褐色,带有几丝泥土的痕迹,中部掏空可以盛水作为笔洗之用。执手是一片肥厚的白菜叶,青白相间,脉络清晰,菜叶顶端已经发黄,仔细看还可以发现几处虫子啃食过留下的小孔,两只红色的七星瓢虫慢慢地在菜叶上爬动。传统文化里,萝卜和白菜都是寓意吉祥的纹饰,萝卜和白菜组合在一起,简称“萝菜”即“摞财”,一卜一菜,一步一财,象征富贵不可限量。因萝卜和白菜主要是青白两色,同时出现在生活器物上,又有了清清白白发大财的美好祝愿,自然是个大受欢迎的好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