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篱野菜飞黄蝶
□陈大新
以乐府诗见长的长孙佐辅,有一首清新的小诗甚是可爱,便是七绝《寻山家》,诗云:“独访山家歇还涉,茅屋斜连隔松叶。主人闻语未开门,绕篱野菜飞黄蝶。”诗人一时兴起,要独自寻访山家,山路崎岖,风景可观,所以诗人“歇还涉”,走走停停,终于来到门前,举目观望,但见茅屋的斜檐被密密麻麻的松针叶遮盖着。诗人高声叫门,而一时主人没有出来,借等待之时,诗人环视左右,只见一片被竹篱围起的菜地上,许多黄色的蛱蝶正上下飞舞。这景象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由此领略了山间十足的野趣。
全诗只写见闻,平实无华,既无修饰,也不用典,但妙在浑然天成,适可而止,只写至诗人到达山家的门口,至于诗人见了山家之后如何、山家怎样待客、留宿与否,全靠读者的想象去填补了。这一类清新爽口的小诗,如同画作中的小品,是可以供人欣赏的佳作。
《寻山家》一诗,计有功《唐诗纪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均归在了羊士谔名下,而五代韦縠《才调集》、宋何汶《竹庄诗话》都指为长孙佐辅之作,傅璇琮认为:“理当判归佐辅。”(《唐才子传校笺》第2册)长孙佐辅另有《山居》诗云:“看书爱幽寂,结宇青冥间。飞泉引风听,古桂和云攀。地深草木稠,境静鱼鸟闲。阴气晚出谷,朝光先照山。有时独杖藜,入夜犹启关。星昏归鸟过,火出樵童还。神体自和适,不是离人寰。”记录了他的山居生活,而《寻山家》一诗极有可能是他山居期间所写。其间他还有一首《山行经村径》,也可以参读,其诗云:“一径有人迹,到来唯数家。依稀听机杼,寂历看桑麻。雨湿渡头草,风吹坟上花。却驱羸马去,数点归林鸦。”胡仔对《寻山家》一诗很赏识,说:“余尝居村落间,食饱,榰筇纵步,款邻家之扉,小立等之,眼前景物,悉如诗中之语,然后知其工也。”原来胡仔也有过如此经验,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长孙佐辅,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唐德宗贞元时期。累举进士不第,终身不仕。但他的弟弟长孙公辅曾为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刺史,佐辅一度往依之。长孙之称出鲜卑,他是怀念北方的,有《南中客舍对雨送故人归北》云:“猿声啾啾雁声苦,卷帘相对愁不语。几年客吴君在楚,况送君归我犹阻。家书作得不忍封,北风吹断阶前雨。”
辛文房《唐才子传》对长孙佐辅有一段评语,称:“然风流酝藉,一代名儒,诗格词情,繁缛不杂,卓然有英迈之气。每见其似古、乐府数篇,极怨慕伤感之心,如水中月,如镜中相,言可尽而理无穷也。”严羽《沧浪诗话·诗辩》中有:“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一评论盛唐诗人的话被辛文房移来给长孙佐辅了,实是在赞他有盛唐风神。即如他的《拟古咏河边枯树》云:“野火烧枝水洗根,数围孤树半心存。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一棵中空而苔迹斑斑老树的形象,如在目前。《竹庄诗话》评曰:“此诗哀怨而不伤,有风人之梗概。”《伤故人歌妓》云:“愁脸无红衣满尘,万家门户不容身。曾将一笑君前去,误杀几多回顾人。”感歌女身世的悲凉,读之令人动容。这首诗被张为收入他的《诗人主客图》中了。
长孙佐辅的乐府诗为人所赏,今存于《全唐诗》中的有《古宫怨》《关山月》《陇西行》等,现录《关山月》以见一斑,其诗为:“凄凄还切切,戍客多离别。何处最伤心,关山见秋月。关月竟如何,由来远近过。始经玄菟塞,终绕白狼河。忽忆秦楼妇,流光应共有。已得并蛾眉,还知揽纤手。去岁照同行,比翼复连形。今宵照独立,顾影自茕茕。余晖惭西落,夜夜看如昨。借问映旌旗,何如鉴帷幕。拂晓朔风悲,蓬惊雁不飞。几时征戍罢,还向月中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