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开在夏天里
□胡胜盼
紫薇开花正值夏秋季节,约6~9月,所以有了“百日红”的雅称。明代薛蕙有诗赞道:“紫薇开最久,烂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放枝。”
紫薇花花色艳丽,花朵繁茂,开放时如火如荼,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杨万里《疑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衰》吟颂道:“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唐代刘禹锡《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云:“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绶花。香闻荀令宅,艳入孝王家。”诗人不吝美妙佳句赞美紫薇花色的艳丽、花期之悠长。
唐代开元元年,唐王朝改中书省曰紫微省,中书令曰紫微令。所以中书令也就有了“紫微郎”的雅称。白居易《紫薇花》云:“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另外一位叫褚朝阳的唐代诗人也在《奉上徐中书》中写下:“中禁仙池越凤凰,池边词客紫薇郎。”官至中书舍人的杜牧,曾作过一首知名的《紫薇花》诗:“晚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因此诗广为传诵,杜牧还博得一个“杜紫薇”的雅号。与杜牧的春风得意相反,白居易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一日看到官舍中的紫薇树,伤感之情油然而生,再次以《紫薇花》为题,写下了:“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宋人对紫薇花也是钟爱有加。宋词中,咏唱紫薇者俯拾皆是。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词云:“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整首词笔锋娴雅,结构紧密,布局精巧,生动展现出作者清闲的形象,抒发了淡淡的忧伤。
宋代词人廖世美《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云:“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杜牧有首《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云:“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词作化用该诗诗意,写出了自己的伤怀愁绪,语淡情深,优雅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