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之窗
陈荣高
□陈荣高
甲辰三月三,应邀参加景宁畲族自治县举办的以“感恩奋进四十载 同心共富向未来”为主题的庆祝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活动,又一次来到那美丽的畲乡之窗——大均古村。
大均古村,始建于唐末五代初期,1000多年来,这个位于瓯江支流小溪流域的水陆交通枢纽,商贸经济繁荣,耕读风尚厚重,形成了大均人的“三杆”民俗,即笔杆、秤杆、竹杆(撑篙),靠写契、写文书、做生意和撑船撑排谋生。在建筑上形成具有明清风格的前店后院式商贸古街风貌,有“小溪明珠”“景宁最高学府”“浙南芙蓉镇”之美称。
步入村口,远远望去就有一棵大樟树。据传,这棵古樟与古村同龄,因其长于唐朝又名“唐樟”。古樟树干胸围达7米,高20米,树荫面积达150平方米,是当地群众奉若神明的树神,村中许多小孩拜其为亲娘,祈求健康、平安。青年男女则在树前祈求同心同德、白头偕老。这里是以畲族风情为核心,是走进畲乡山水、亲历畲族风情的最佳窗口。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是名符其实的养生之地、天然氧吧。
古樟旁边是畲乡之窗大舞台,由畲寨迎宾大礼、畲乡新娘茶、畲族婚俗、畲寨欢乐夜构成“畲族风情表演”。一台演出,让你兴奋点达到高潮,有些文艺爱好者情不自禁地跑上台去与畲乡姑娘同演同唱。
跨进牌坊门楼,就会看到三门并开的李氏宗祠,祠门的左右两边都画着李氏有功名始祖的画像和赞语。据说,明朝天顺八年(1464)大均李琮中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后来其弟李璋和李璋之子也科举高中进士。该村除了这三名进士,还有举人4名、贡生56名、秀才46名,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名村。
沿着古街向前走,古街两边屋檐下挂满了吉祥如意的畲家彩带,门前摆满了各类奇形的花盆花草,真是风景这街独好!街头第一家是个古朴风貌的乡间艺术馆,包含了朴素而又古色的风格特点。馆内馆外摆满了树根、奇石等各种艺术品,一看便知是山溪里捡来的原生态“宝贝”。门前一副对联表达畲乡艺术的深刻涵义:“根艺奇石精寻中,畲窗视频通天下。”看来这位乡间艺术师还是有文化底蕴的,我问他贵姓,生意如何,每月可赚多少钱?他说:“既姓蓝又姓李,有点艺术爱好,捡点宝物玩玩,每月万元钱是有的。”蓝李畲汉一家亲,朴素的回答让观众开心一笑。
街上有家绿曲酒坊,打响了“两山绿曲酒”品牌。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至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绿曲酒技艺传承人周仁建,依循传统工艺精心酿造,深受游客的喜爱,先后获得丽水市级首批非遗工坊、景宁县“优秀非遗传承人”荣誉。以两山绿曲为酿,酒体金黄,用材独特,采用深山天然黄荆叶、绿豆腐树、大米制作成绿曲,经多道工序古法酿造而成,色泽清亮,酒质醇厚。我喝了一口,觉得微甜爽口,酒精度不高,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受。
走进民族巾帼共富工坊,满堂都是正能量介绍,有来料加工带头人雷建英、农家乐领头人吴丽娟、“他乡异客”勤劳致富叶桂冰、畲歌能手雷东英、咸菜大姐商庆美。古街上有畲药馆、畲画馆、民族书屋,还有畲俗拜堂:一条彩带心系你我,传统拜堂仪式带你喜结连理,永结同心,幸福吉祥。还有美食文化:麻糍口感甜而不腻,爽口有嚼劲;景宁凉茶,可口可乐有芳香。
古街尽头,有座浮伞祠堂,供奉的是一位地方神祇马夫人。传说,马夫人是初唐时景宁鸬鹚村的贫苦织妇。在婆婆重病期间,她不辞辛劳地纺纱织布赚取药钱。一次,为了给婆婆买羹汤,她在途中遇到洪水,然后通过以伞代舟的方式成功渡过。她的孝行感动了仙人,被授予仙术,后人奉为“孝仙”。浮伞祠堂千年来香火不断,近在咫尺的“浮伞仙渡”也由此而得名,成为当今水上娱乐网红点。
中国畲乡之窗,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景区以大均古村为依托,以畲乡特色为亮点,是融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这里的一项重点旅游项目便是仙渡漂流,被评为全省漂流航道中最为惊险的一条漂流道,即“浙江第一漂”之称的浮伞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