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汤面馆里的“鸡汤”
周云龙
□周云龙
鱼汤、鸡汤,都有丰富的营养,但是,各是各的味道,两者也一般不会搅和到一起。不过,当鸡汤有了引申义,鱼汤有时也成了一种“鸡汤”。准确地说,是鱼汤背后的“鸡汤”,是鱼汤面馆里有“鸡汤”。
老家一位朋友,隔三岔五要跑到小区附近巷子里的鱼汤面馆,吃上一碗面。那鱼汤面是家乡的一道招牌美食:面白汤浓,滴点成珠,几片香菜叶点缀其间,青白分明。闻一下,香味扑鼻;吃几筷,细而软滑;喝一口,清爽不腻,鲜美无比。
前些天,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讲述一段他在鱼汤面馆的独家见闻:某日,有位客人因为插队与老板娘产生争执,双方的声音越来越大。小老板闻声从操作间出来,忙不迭地打招呼,请客人坐下来,并将一杯水递给他,自己则蹲在客户身旁,静静地听客人说。也是奇怪,原本还大声嚷嚷、气愤不已的食客,一会儿工夫就心平气和了。事后,老板给老板娘“上课”:我为什么要请客人坐下来,自己蹲在旁边听他说?人的情绪高涨,是跟人身体的重心成正比的,你看到过两个吵架吵得很凶的人,是坐在那里的吗?即使原本坐着的,吵着吵着也会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蹲下来,是为了比客人矮半个头,放低姿态……
小老板主打的是鱼汤面,鱼汤面的核心,当然是“鱼汤”。不过,细细品味小老板的说法,更像是“鸡汤”。朋友后来又发现,他每次去总会有人在排队,但每回排队一般都不超过5个人。等老板闲下来,他好奇地问起这个话题。老板说,人就是这样,没人排队吧,他会认为你生意不好,东西难吃;排队的人多了吧,他又会觉得耽误工夫。那怎么把握呢?小老板狡黠一笑:这还不简单,人少时手脚放慢一点,人多时手上利索一些。排队多少,全靠自找。
小老板的故事,令我眼前一亮一亮的。
那天和医生朋友吃饭,席间聊到职场智慧,突然想起那个鱼汤面馆的老板,他哈哈一乐:我们也是一样的。刚入职做医生那会儿,老前辈就反复交待过,你的诊室总要有病人。没有病人,说明你水平不高嘛。好歹到下班的时间,你手上都要有病人在看着。人少的话,就有意找些话题,和病人或者家属多聊聊……
嗐,这真是大道至简,万物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