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清康熙素三彩龙纹攒盘

清康熙素三彩龙纹攒盘

  □周小丽

  美食配美器,早在几百年前的明人就已经发明了攒盘,不仅要有舌尖的快感,更要有怡心的需求。

  《说文解字》曰:“攒,聚也。”攒盘是由多个盛装物品的盘子组合起来的礼器,又称拼盘,作为一种盛放食物的器具。攒盘一般由一个主盘和若干个副盘组成,可组成圆形、四方、六方、八方,或叶形、牡丹花形、梅花形、莲花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多种式样。根据个数不同分别为四时、五子、七巧、八仙、九子、十成、十二花神、十六子等。攒盘从明代万历晚期开始,一经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推崇和喜爱。《饮流斋说瓷》有记载:“果盒亦为攒盒,乃盒数个,盘格星罗棋布于中,略似七巧之板,而置种种食品于其内也。” 攒盘最大的优点在于与众不同的盛装效果和展示功能,以前的盛放器皿多单个和独立出现,各自为营,缺乏联系和整体感,盘子一多,恐见狼藉,而攒盘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孤立和尴尬。及至清代康熙年间,皇帝倡导节俭,在饮食上从不铺张浪费,受“分食制”的影响,每个小盘装盛不同类别的小菜、点心等,菜可荤素搭配、冷热穿插。乾隆南巡时的饮食也多使用攒盘,因为攒盘拿取和收纳都十分方便,又巧于展示,可以增加食欲、增进氛围。

  这套清代康熙时期的素三彩龙纹攒盘由内外两层共七件小盘组成。盘踞中央的是一个菱花形主盘,围绕主盘的是六个近梯形副盘,小盘折沿、浅腹、圈足,以便拿取时方便。通体以黄釉为地,主盘内绘褐、绿色三条巨龙上下飞舞,龙形矫健凶猛、气势逼人,四周祥云缭绕,形制庄重。六个副盘所绘图案与主盘近似,唯一不同的是,每个副盘上只有一条龙,由此组合成九条巨龙,象征着九五之尊。所刻龙纹方额宽头,线条老辣苍劲,尽显康熙苍龙的风范。攒盘的上盖和盘托均采用紫檀木制作,整体造型体现了三合一原则,即盖、攒盘、盘托的一体配套,不仅避免了脏物的落入,保证了食物的新鲜,而且设计更人性化。素三彩,因不施红彩,以黄、绿、紫三色为主,辅以少量白、黑二色作为图案搭配,以色调冷艳素雅而得名。加以明黄色为地,则为皇室专用颜色。适逢甲辰龙年,赏玩这套龙纹攒盘,组合浑然一体,寓意美好吉祥,是一套实用性与观赏性相融合的艺术品。

  攒盘中蕴含着的人文,是中国千百年生活美学的浓缩。在开合之间,它优雅自生。攒盘上所描绘的吉祥纹饰和鲜艳的颜色,也为新年新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在它身上,烟火与山水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