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微评论
【用好“千万工程”经验,造福万千农民群众】
近日,中央财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在有条件的地方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短板。
“千万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源头,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积累的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方法。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领导、完善机制,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最根本的就是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科学方法。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推广“千万工程”经验,绘就更多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乡村振兴就有了新动能,广大农村群众就能享受到更多现代化建设新成果。
【弘扬工匠精神 技能成才报国】
陕西西安,中国航天科技六院举办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发布活动,现场展示钳工5秒目测配钥匙、车工精准剥蛋壳等绝技实操;广东东莞,规模大、工种多的全市技能大赛开赛,技能人才纷纷亮相、精彩比拼;江苏盐城,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活动正在进行时,技能展演、专家讲座、招生宣传等一应俱全……
前不久的第九个世界青年技能日上,各地各部门开展丰富的宣传活动,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促进广大青年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目前,全国高技能人才已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崇尚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型升级提供澎湃动能。
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让更多有志者人生出彩,推动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不断涌现,定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
【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幸福圈”】
近日,商务部等13个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从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改善社区消费条件、创新社区消费场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对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作出相关部署,推动更多居民享有更便利、更宜居的现代生活。
所谓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家门口的各种便民设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也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
家门口就是生活圈,家周边就是幸福圈。按照“试点带动、典型引路、全面推开”的路径,不断提高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更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才能“圈”出便利生活、“圈”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