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准 调研深 建言实

  □陈朗廷

  “坚持小切口、大情怀”是我开展调研、撰写提案一直所遵循的。这些年来,我围绕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撰写提交了多件提案。去年,我提交的提案《关于优化发展杭州分布式光伏建设的建议》,得到提案主办单位市发改委的高度重视,各承办单位多次开展调研座谈,认真研究办理工作,有力推动了杭州节能降碳工作。

  这些年来,杭州高度重视光伏发电规划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遭遇土地利用成本较高、公共建筑装机容量较少等问题。为此,我聚焦光伏这一切口,牵头组织走访有关单位和用户,详细了解情况,建议优化完善土地保障政策、建设农光渔光互补项目,创新金融合作服务模式、鼓励提供分布式光伏发电绿色金融服务,拓展光伏电站建设、推进公共建筑绿色升级。

  2022年,市发改委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杭州市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一年,全市光伏新增装机59万千瓦,是2021年光伏新增并网量的近3倍。光伏成为杭州第一大自主电源,火车西站、萧山机场三期等大型公共投资项目都配建了光伏设备。

  这个提案成果的取得,让我对提案有了更多思考:选题要精准谋划,关心经济社会发展,关注群众生活中的普遍性问题,提高选题的预见性,力争做到谋题精准;调研要全面扎实,深入基层、下沉一线,多角度开展调研,全面掌握相关领域发展特点和背景情况,紧盯核心问题,调研分析由表及里;撰写要汇聚众智,在提案撰写过程中,积极凝聚界别委员、民主党派成员等的智慧力量,请大家提出意见建议,做实做精提案;建言要务实有效,对存在的问题要客观如实反映,提出的建议要精准有力,兼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系杭州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杭州市西湖区基层委副主委、杭州云谷发展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