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朱卫东
![]() |
□朱卫东
图中是一只宋代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高18.5厘米,重125克。金翅鸟站立于莲座之上,目光明亮,双翅展开,呈昂首欲飞状,巨喙微微张开,对天唳鸣,威震八方。头顶华丽的如意形宝冠,更显英武神圣。全身羽毛细腻逼真,尾羽镂空,仿若熊熊燃烧的火焰,上嵌五粒水晶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
这只金翅鸟1978年发现于云南省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千寻塔。史料记载:崇圣寺塔始建于唐代,主塔为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16级,高69.13米,塔顶四角都立有金翅鸟。1925年,大理一带发生强烈地震,金翅鸟随塔刹一起震落。1978年文物部门在维修清理千寻塔时发现这件宝贝,同期还发现文物680余件,有佛像、经卷、金刚杵等佛教用品,还有大批金银器,包括金佛像、金塔、刻文的金片以及签金的圆盒等。
金翅鸟梵名“迦楼罗”,汉译为大鹏金翅鸟,相传金翅鸟以龙为食,是佛教护法中的“天龙八部”。明代云南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李元阳《云南通志》这样记述:“崇圣寺三塔各铸金为顶,顶有金鹏,世传龙性葆泽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从中可知,千寻塔顶的金翅鸟主要任务是制龙镇水,护佑一方平安。因此,金翅鸟就被当地白族居民尊为大理的保护神,这一说法富有浓郁的佛教和地域色彩。
这只金翅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体态雄健圆恽,充满勃勃生机。器型构思别具匠心,工艺精湛细腻。制作时历经铸造、捶压、錾刻、焊接、鎏金、鎏银、镶嵌等诸多工序,先将鹏头、双翼、身躯、尾羽分别锤刻,再用工笔刻划羽毛及各种纹饰,之后焊接为一体,最后镶嵌上水晶珠。整件器物美轮美奂,璀璨夺目,令观者赞叹不已,充分展现了大理国金银器工艺的高超水平,堪称中国古代金银器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