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天地间的超人
——读陆春祥新著《天地放翁——陆游传》
晓露
黄晓露
陆游究竟有哪些独特魅力?让古人、今人们为之崇拜和热爱?我们不妨走进陆春祥《天地放翁——陆游传》中,跟着他娓娓的笔调细细品味陆游。
《天地放翁——陆游传》是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陆春祥新近出版的人物传记,洋洋30余万字,让人读起来废寝忘食。
“天地放翁”的题旨浓缩了陆游的精神意象。文学评论家王必胜曾这样评价:“传记以可信的史实,生动的细节,摇曳的笔致,以及还原历史现场的表现力,叙写了一个有着深挚家国情怀,有传奇经历、可爱性格、众多爱好与成就的陆游。”
300多页的书,陆春祥先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丰满立体的陆游形象。陆游的奇闻轶事、爱恨情仇、生活侧影、兴趣爱好、人际交往、诗词歌赋都在书中有详细的呈现,并且还有详实的史料、丰富的文献加以佐证,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以及作者的主观评述穿插其中,读起来毫无晦涩难懂之感,酣畅淋漓的叙述也让人爱不释手。
该书框架自成经纬,语言饱含真情,让我们不仅感受到陆游生活的天地、心路历程,傲然于天地间的伟岸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陆春祥勤于披览、精于考辩的文学修养,披肝沥胆、奋笔疾书的创作付出。
在一个风雨如晦的天亮时分,陆游出生在淮河边的一条官船上,当时的天气一如惊涛骇浪中风雨飘摇的北宋王朝,这也注定了诗人命途多舛的一生。
陆游爱书如命,珍惜并享受安静踏实的阅读时光。机敏潇洒的青年陆游善于学习,博采众长。陶渊明、岑参、王维、曾几、朱敦儒、史浩浸润着他,影响着他,他们照亮陆游人生前行的方向,点燃他诗文与报国的梦想。
28岁时,陆游参加锁厅考试(针对官员子弟的内部考试),得了第一名,却因为奸臣秦桧的缘故被罢黜,但陆游之名已经声动朝野。五年后,秦桧去世,陆游33岁才初入仕途,一生官运坎坷,宦海沉浮,难得的军旅生活却成为他此生最美好的回忆。
唯一给他的人生带来甜蜜和幸福的是和表妹唐婉的短暂婚姻生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他们在婚后生活两情相悦,琴瑟和鸣,这给他精神上以莫大的慰藉,可最终却在母亲的反对下分开。官场失意,重游沈园,看到了心中挚爱唐婉已经嫁为他人妇,短暂的寒暄后匆匆分别,终身不复见。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晚年的陆游,居住在镜湖边的三山别业,登寺远眺,必定是朝着沈园的方向,他翘首期盼,深思凝望。“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一个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进沈园,细数着落叶,轻嗅着梅香,凝望着两人曾一起踏过的足迹,回忆起两人共有过的往昔,物是人非,老泪纵横。
陆游出生于内忧外患的南北宋交替之时,生活于支离破碎的南宋王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满腔报国之志无处抒发,就借着诗词喷涌而出。
陆游九千多首诗词,爱国诗词占比重最大。“报国身心坚如铁”“铁马冰河入梦来”“位卑未敢忘忧国”,爱国情怀伴随着陆游的一生,他甚至连做梦都在抗击金兵,收复失地,只是,他终究没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那一天。正如陆春祥所言:“陆放翁,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是一位挺立于天地之间,万丈光芒,光华四射的大诗人。”
陆游一生颠沛流离,在仕途上备受排挤、打压,甚至多次贬黜,但他内心坚定,始终不放弃理想。
在陆春祥笔下,陆游不仅仅是痴情汉、顶格诗人,更是一个活生生的寻常人。陆游为官清正廉洁,注重民本,重视农耕生产,对各种宴乐游会有所节制,凡事亲力亲为,深受百姓的爱戴;他精通医术,会采药,为乡邻缓解病痛。成都百姓染病待毙,他亲自熬汤施药,救活了很多人,被誉为活人无数的郎中;他自律慎独,经常熬夜写作;他为人宽厚正直,秦桧的孙儿夺走了第一名,他不计前嫌,还与他保持恰当的同学友谊;在南郑深山密林中打老虎,他有勇有谋,令人钦佩……
合上书,我感慨万千。我似乎乘着时光机,回到南宋,陪着陆游过完既定的一生,探寻其家世、经受离乱,从师、考试、恋爱、出仕、入蜀、归乡……可惜我并无魔法棒,没有超能力,不能弥补他爱情的遗憾,不能成就他官场的通达,我只能透过陆春祥老师的书,悲伤着他的悲伤,快乐着他的快乐,追逐着他的追逐,幸福着他的幸福。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保老人万年安康,儿女入得学堂,柴米油盐五谷粮”。普通人生活奋斗的艰辛与努力的意义,不过是为了能够生活和谐,家人幸福。而陆游一生的努力却不限于眼前的功名利禄。他的心很小,小到只装得下国家的兴衰存亡,丝毫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他的心很大,大到可以装得下国家大事、时局政治。“朝廷虐他千万遍,他待朝廷如初恋。”历史记住他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模样,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他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仰,更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南宋天地间的一个超人”(陆春祥语),或许可以让你摒弃浮躁,专注当下,从超人身上,汲取到奋然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