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勇和他的小说集《开心无价》

  陆原

  认识郭金勇有30多年了,他给我突出的印象,便是热情、浪漫、朴实、率真的个性。

  一般来说,浪漫的人对自己的作品都自我感觉良好,但郭金勇恰恰相反,他对自己创作的每一篇作品都不自信,甚至对获奖或被选入各类年选的作品,都觉得写得不够好,羞于提及。

  我常常跟他说:“你也不用谦虚,你的小说作品,许多选刊都选用了,这便证明了你作品的质量。”我还多次催他出版一本小说集,以便交流。他总是乱摇着手,红着脸连连说:“我的小说写得不好,不出书、不出书,这些文字拿不出手!”他这语气、这说话的神态,像是丑媳妇怕见公婆。

  我有时候想,郭金勇对自己作品的认知,是谦逊呢,还是不自信?或者他骨子里是一个胆小、自卑的人?

  其实,他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一个胆子足够大的人。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1989年的盛夏,那是他来编辑部送稿子。他从门口进来,脚步坚实有力,踩得木地板“嗒嗒嗒”响。他把两篇稿子交给我,想立等可取我对稿件的意见。

  那时,文学很神圣,编辑部是神圣的殿堂,一般年轻的作者第一次送稿到编辑部,会紧张得放下稿子返身就走,而像郭金勇这样胆大执着的作者,并不多见。于是,我了解到,郭金勇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刚参加工作,被分配在城郊的一个乡镇任团委书记。

  一般来说,自卑的人,胆小、社交圈小,而郭金勇随着进城在政府机关工作,随着他踏上仕途后在乡镇、部门交流任职的工作圈子拓宽,他的社交圈大得很,有农友、驴友、牌友、钓友……他更多的朋友是文友。他在担任台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兼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以及担任仙居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10多年里,热心为会员们服务,从不叫苦喊累。他的古道热肠,常常感动着大家,大家把他当作老大哥、当作师兄敬重,有什么创作上的事,或是个人工作生活上的事,都喜欢找他聊聊,请他帮忙。

  后来我想,郭金勇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不管是谦逊也好,还是真的自卑也好,都是好事,这是他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有一个更高更严的要求。

  郭金勇虽然从小说、散文创作上起步,但几十年来,他不断探索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种体裁的创作,各类作品均有在全国报刊上发表或获奖,成为了一个多面手的作家。近10多年来,郭金勇以小小说和短篇小说创作为主。作品题材大多以社会现象为切入口,观照现实,讴歌真善美,针砭假恶丑,文本呈现的坦诚率真,成为其突出的亮点。

  郭金勇写社会现象这一类小说,很是出色,写出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境界。这一类作品,富有哲理,颇具匠心,让人读了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开心无价》就是这种类型的作品。这篇作品选材很有特点,以“我”和老王一起钓鱼的经过,内嵌哲思的叙事载体,写出了老王把钓鱼当作娱乐休闲为目的的精神追求,却以物质价值观来评判“我”搞文学创作的低价值,揭示了许多人以双重人生观和价值观评判别人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隐寓这种社会现象的严重危害性。这篇作品主题鲜明,人物刻画入木三分,语言幽默风趣,结构平中出奇,结尾含蓄出彩,让人回味无穷。

  在郭金勇创作的小说中,《老牛握手》《往左还是往右》《睡觉》《信不信》等都与《开心无价》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还有一类写人性人情的小说也十分好读,如《我是你的新娘》《夏雨滂沱》《四十年前的那朵云》等小说,也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郭金勇终于把10多年来创作的小小说和短篇小说汇集成《开心无价》一书,由海峡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我想,他这是想总结过去的小说创作,并以此为新的起点,向着小说创作更高的目标奋进。我更相信他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会永葆热情、浪漫、朴实、率真的品质,与文学的情缘浓情久长,结出更大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