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提薪”,让技高者多得

  □胡建兵

  微观点:“技高者多得”不仅让技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能激励他们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使更多的技工看到了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和通道。

  近日,北京市园林绿化企业工会联合会与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双方各11名代表开展协商,最终形成《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2023年度集体合同》。合同设立“技能人才薪酬激励”专章,建立起“技高者多得”薪酬激励的鲜明导向,实现以技兴业、以技助企、以技增收的目标。

  在工匠精神的激励下,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口、中国核电等,成为一张张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名片”。近年来,“中国制造”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各界认可。在此过程中,一大批大国工匠的工匠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技能人才结构仍然很不合理,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2000万人。没有大量技术工人的基础,也很难在高精尖上有所突破。

  当下,之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当技工,关键是技工的社会地位还没有真正得到提高。技工大多在民营企业工作,“以技提薪”不能得到真正落实。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却面临“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尴尬局面。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流的科学家,也需要一流的技能人才。因此,必须提高技工的积极性。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聚焦技工重点群体,以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为关键突破口,推行能级工资集体协商,通过“以技提薪”激发职工提升技能的积极性。

  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以健全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切入点,新增了“技能人才薪酬激励”专章,提出企业要按照“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分类,建立适合技能人才岗位绩效工资制,建立岗位晋升、发放津贴补贴或一次性奖励等激励制度,并进一步明确按月发放津贴补贴标准,还明确了企业对参加全国、省级以及行业职工技能大赛获奖职工的奖励标准,让“以技提薪”真正落地生根。

  “技高者多得”不仅让技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能激励他们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使更多的技工看到了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和通道。当下,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们需要更多高品质的“中国制造”。因此,迫切需要一支拥有现代科技知识、精湛技艺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为“中国制造”提供坚强支撑。

  “技高者多得”打破技工成长的“天花板”,不仅让更多技工感到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使更多技工有机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有空间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激发技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