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微评论

  【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财政部最新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应新时代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需要,中央财政进一步优化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23年安排1560亿元,比上年增加115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好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等政策。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在财政资金安排中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体现的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庄严承诺,展示的是让人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的决心和信心。

  对教育的持续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希望各地教育部门能切实履行职责、承担使命,确保来自财政资金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义务教育的“刀刃上”。

  【淄博烧烤爆红,靠的是为消费者着想】

  近期,山东淄博烧烤频频“出圈”,“五一”小长假刚过,百度地图“五一假期出游大数据”发布了“五一热门旅游景区榜单”和“五一热门旅游城市榜单”。在“进淄赶烤”热潮下,淄博高居热门城市榜单首位,位于淄博市张店区的八大局便民市场则名列热门旅游景区榜单第五位。

  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淄博烧烤看起来普通,但能持续爆红网络,其中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原因。偶然因素在于互联网时代美食的流量入口效应愈发凸显,借助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推介,容易产生裂变式传播。必然原因则在于当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把“一时现象”变成“一地品牌”,并以此为契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服务水平、塑造城市形象。一些地方也积极学习借鉴,通过深挖本地文旅资源,打造“网红城市”。

  始于味道,基于治理,成于口碑。对淄博而言,烧烤热或许有消退的时候,但由此积累起来的治理经验、城市口碑将成为未来建设发展的宝贵财富。

  【全力守护绿色“活化石”】

  古树名木既是宝贵的物种资源,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但近年来,多地发生盗伐贩卖古树名木案件,其中不乏一些古树名木资源破坏严重的案件。2600年的“古楠木王”被切块盗走、500年的樟木遭到砍伐、100多年的“金弹子”被锯断树根……如此珍贵的绿色资源被毁,着实让人感到痛心,也是对生态环境安全的严重破坏。

  古树名木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我国一直都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保护力度。早在2000年就印发了《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15年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森林法》,将保护古树名木作为专门条款,成为国家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法律依据。

  保护古树名木,既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也是对文化历史的一种传承。我们要引导全社会形成保护古树名木的合力,提升广大群众保护古树名木的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