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食多味

  □郭华悦

  很多令人念念不忘的好,多源于一个字:少。

  儿时的记忆中,总有那么一两道菜,令人魂牵梦萦。后来,哪怕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亦难忘怀。就算尝遍了山珍海味,可记忆中被时光浸润滋养的那道菜,始终是独一无二的。但若有朝一日,真的得偿所愿再次品尝,心中总难免有空落落的失望。因为现实中的味道,和记忆中的相差太远。

  味道还是一样的味道,只不过处境不同了。匮乏的年头,对于眼前的食物,那是投入全身心去品尝的。事先的期盼、过程的细嚼慢咽、事后的久久回味,都令食物的味道中浸透了时光的滋味,以至于萦绕于心,久久不绝。

  食物是如此,人亦是。

  通讯不便交通不发达的年头,一个人的活动范围其实是极为有限的。能接触到的人,大多也仅限于身边的人。正因为少,所以对于彼此,双方都是投入了很多心思的。这样滋养出来的感情,哪怕以后相隔两地,但只要在见面的一刹那,总能立马恢复到熟悉的状态。

  后来,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饭局不断,高朋满座。人多了,交情却似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吃多喝多话也多,精神交流却少得可怜。饭局一散,心间空虚,于是不禁怀念起旧时的三五知己,薄酒淡茶,却滋味悠长。

  食事、情事乃至生活事,原同出一辙,少则贵,多则寡。少食,看似匮乏,却能将更多的精神,倾注于眼前的味道,精神上反倒丰富了;多了,样样如蜻蜓点水,过则无痕,看着丰富,精神上却空了。

  食至八分饱,有时还得轻食,让身体保持轻微的饥饿感,才是健康的长久之道。食事如此,人事亦然。少而精,才能让生活的真滋味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