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东望路迢迢
梅晓民
![]() |
黄宾虹《写朱竹垞诗意图》 |
□梅晓民
“越山东望路迢迢,涧口寒藤度石桥。惆怅空林飞锡远,海门秋雨浙江潮。”这是朱彝尊送梅里古南寺牧云通门禅师住持太白山作的一首诗,诗名为《送通门和尚住持太白山》,也作《送牧云上人住持太白山》,“上人”是对持戒严格并精于佛学的僧侣之尊称。此诗载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二。这幅《写朱竹垞诗意图》为近代著名国画家黄宾虹所作,技法用的是积墨法,即以浓淡墨有条不紊地层层皴染,通过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来充分体现朱彝尊的诗意。
牧云禅师(1598~1671),江苏常熟人,俗姓张。20岁出家后,追随明末临济宗名僧密云圆悟禅师,改名通门,号樗叟,是临济下三十一世弟子,也是临济天童系的名僧。清顺治初,牧云接替密云圆悟禅师住持嘉兴梅里(现秀洲区王店镇)庆丰桥畔的古南禅院。密云禅师在海盐金粟寺圆寂后,牧云即成为临济宗的中坚。由于他诣力精深,德行高妙,使得儒门淡泊之士纷纷来此赴法会,古南禅院一时学徒云集,“岁时礼诵,鱼梵之音常响彻于十里之外”(《梅里志》),成为嘉兴名刹。牧云禅师生性儒雅,喜欢与士大夫交往,梅里镇上的王庭、周筼、朱彝尊等名流和他均有文字缘,被钱谦益赞其为“诗僧”。牧云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一生著述颇丰。
位于会稽山脉第二主峰太白山(今称西白山)之麓的鹿苑寺为剡中古刹,始建于南朝宋元嘉二年(425)。此处山石盘纡,古木森森,云烟缭绕,宛若仙境。牧云禅师在梅里古南禅院住了一段时间后,又云游四方,先到鄞县天童寺、景德寺等,最后到剡中鹿苑寺,朱彝尊的《送通门和尚住持太白山》就作于这个时候。康熙十年(1671),牧云圆寂,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