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品上的端午节
马小江
![]() |
图一 |
![]() |
图二 |
![]() |
图三 |
□马小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歌谣说的是端午节。当节日遇上瓷器,也会呈现出一道靓丽无比的风景线。
这件明万历年间的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图一),为撇口,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五彩装饰。内底绘张天师斩五毒图,张天师持剑立于树下坡地上,周围描绘蟾蜍、蝎、蛇等。内壁绘相间排列的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共八组。外壁绘相间排列的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间绘以蛇、蝎、蟾蜍、蜈蚣、壁虎等。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款。
从此盘上的装饰题材看,这应是一件万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宫廷烧造的供端午节使用的应景物品,图案寓“袪毒辟邪”之意。张天师名陵,又名道陵,是东汉五斗米道的创立者,教人信奉道教,并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后世道徒尊其为天师。传说中张天师神通广大,有龙虎护法,能除五毒并辟瘟消灾。因此,民间习俗常在端午节悬挂张天师画像,以驱邪除祟、镇宅佑安。
另外一件藏品是清道光青花《艾叶祥符图》茶壶(图二)。此茶壶造型典雅端庄,延续前朝一贯风格,全器上下满绘青花缠枝莲纹,壶身前后开光内装饰《艾叶祥符图》,画中桃花绽放,桃枝上挂饰一个祥符,迎风飘逸,树下艾草横欹而出。其青花色彩艳丽明快,胎釉温润似玉。底款为青花六字篆书年号款,笔道规整清晰。
常言道:“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因为艾叶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还能净化空气。端午节时,民间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在门楣上插艾叶。祥符,是端午节所佩之饰,用五色丝线结成悬挂于庭室,或佩于孩童身上,可避灾除病、延年益寿。
在江南水乡,端午节赛龙舟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龙舟竞渡在古玩藏品上也有体现。这件清嘉庆胭脂紫地粉彩婴戏龙舟竞渡图瓶(图三),为圈足敞腹,束颈撇口。瓶型简洁流畅,古雅端庄。口沿,肩部以及圈足处以金彩为边饰,颈部以胭脂紫地为地色,粉彩绘蝙蝠,万字锦和缠枝莲纹,寓福连万代之意。瓶肩以黄彩和蓝料彩绘如意云头纹为边饰,下边以胭脂紫地粉彩绘缠枝莲和荷花纹为饰,突破了上下边饰相同对称的传统,较为新颖别致。瓶身以白釉为地色,通景绘婴戏龙舟竞渡图,远处青山层峦叠嶂,近水波浪不惊。间以苍松古柏,殿宇楼阁,小桥栏杆。主题纹饰绘两组童子龙舟竞渡图,龙舟头尾各站立一童子,一指挥,一鸣锣,众多童子于龙舟内奋力划桨。亭台楼阁内及岸边的童子呐喊助威,一派欢快激烈的龙舟竞渡景象。
嘉庆粉彩多沿袭乾隆制式,而此瓶不但器形新颖别致,而且图案布局疏密得当,装饰手法因应图案色彩不同而加以变化,增强了主题纹饰的表现性,为嘉庆时期粉彩瓷器不可多得的创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