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多高
蒲田广隶
□蒲田广隶
人们常说的“天高皇帝远”,这句越地流传的民谚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其实它差不多就属于一句歇后语——谁也管不着。据考证,这句民谚还不仅只在越地而是各地都有流传。
这既高又远的距离,又何尝会产生过具体尺度的概念?而在信息传递手段匮乏而仅只能依靠耳闻目睹的古代,这空间距离可是统统都涉及到了百姓活动的自由度。天高皇帝远,一般来说,前者当属无,而后者则有。前者是玉皇大帝,他的凌霄宝殿自然会设在那个云雾飘渺的茫茫宇宙之深处,连当年一个跟斗能翻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也不知道要翻几多跟斗才能抵达南天门,一般的凡夫俗子根本就用不着去想象此事。而后者的皇帝,虽说名称为天子,实质属于人间之皇,通常都住在京城的皇宫里。也甭管哪朝哪代,其京师设在何处,是设在丰镐呢还是咸阳?是设在长安呢还是洛阳?是设在开封呢还是杭州?是设在南京呢还是北京?总也逃不脱设在我华夏大地的九州之内嘛。所以就肯定会有一个实际上的空间距离存在,而断不可能会犹如天路一般,遥不可测。
过去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这天高其实还是可测的,至少是可以用某种实物来加以比对的。譬如小时候拉完屎之后,每每都会翘起屁股,嚷嚷着要母亲快点来给擦屁眼。可母亲实在太忙了,一霎时没有空怎么办?那就只能让自己这样一直翘着。最后母亲总算是有空了,擦屎之前,经常还会顺手拍一下我的小屁股,然后笑着说:“干啥把个屁股翘得这般半天栋高的呢?”可她又哪里会想到,此时我所高兴得意的,正好就是她说的翘耸于半天之高的屁臀了。既然一屁股可翘得半天栋高,那二屁股岂不等于是翘得一天栋高了吗?诚然,这也仅只是说的一句玩笑话而已。只不过这句玩笑话的流传倒是颇有一些广泛,至少在越地的乡下差不多都能够听到此说。那么排算起来,也唯有我老家盛兆坞的徐半天岭,才称得上为天之高度最有效的尺寸标记了。
归属于会稽大山西麓之余脉延伸的老家盛兆坞,四面环山,只有南面一个山口才有一条缘溪之道,直通外面世界。其余三面可全都是岭,从西南边的柿坞岭到西边的锡山岭、福庆岭,再到西北边的茅山岗岭,北边的陶家岭、香缘岭,以及东边的王村岭、泥牯岭,直至徐半天岭。这其中要算徐半天岭最高。但它到底有多高却是没有谁去做过实地测量的,只听村里的仲木哥曾经说起,徐半天岭共有288档石阶,系他亲自数点。至于这岭之所以需要带一个“徐”字,显然与岭脚下那个称为徐高坞的村子有些关联。只是在自己心里却始终以为,其实与那齐天大圣的“齐”字倒是更加存在着含义上的关联,比喻此岭之高,足可以齐天了嘛,至少也能齐上半天去,如此才得以称云徐半天岭的了。
如此说来,这老天不也就两个徐半天岭叠加起来的高度了吗?而且也还真是别说,倘若晴朗天气,晨昏之间的日昇月腾,其所首先露脸的地方还正好都是在那岭边的山岗上。那么,那地方岂非名副其实的半天处?所以才会这样自小起便让人有些山里人的洋洋得意了,谁知道天之高?我知!不就老家那座徐半天岭加倍起来的高度嘛。
许多时候,一个人往往会拿自以为知道了天之高的秘密而洋洋得意,而偏偏就忘却了,人世间其实还有更加重要的地之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