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创作了37年的油画
张达明
□张达明
吴冠中先生有一幅题为《修女》的油画。这幅名画完成于1987年,灵感则来自于1950年。也就是说,《修女》画了37年。
1950年,吴冠中在法国留学3年后坐船回国,行驶到地中海时,他忽然发现在靠近窗户的一张桌子上,有两位身着黑色衣袍的漂亮修女,悠闲地一边喝着饮料,一边欣赏着窗外的海景,从她们的眼神里,看不到半点的忧愁和伤感。吴冠中被眼前的这一幕深深感染,他决定将这个构图画下来,便以艺术家的身份,征得了两位修女的同意,然后拿起笔,画了一幅素描,计划回国后在这个基础上画一幅油画。
回国后,因种种原因将这一创作计划搁置下来。直到吴冠中在即将进入古稀之年的1987年,才又翻出了那幅素描,重新开始完成《修女》的油画创作。
虽然年代相隔已久,但当吴冠中拿起画笔,全身心投入创作时,37年前海上的那一幕又浮现在脑海,他仔细端详着那幅素描,决定在延续当年意愿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融汇于其中。
他选择了黑白主体,有意识地隐去人物的面容,突出黑与白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与冲击,“黑是沉静的,也是深邃的,黑是悲哀的,但也是热烈的。黑色意味更丰富,也是视觉刺激的顶点。”
吴冠中以永不衰老的艺术精神和人生态度,终于完成了37年前的夙愿,油画《修女》也与他的生命体验紧紧联系在一起。
如他所说:“姜是老的辣,艺术总在晚年成熟。苍劲、洗练、老辣……都属于老年作品的特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