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教授不介意不生气

  □唐宝民

  汪曾祺回忆说:“联大教授之间,一般是不互论长短的。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但有时放言月旦,也无所谓。比如唐立庵先生有一次在办公室当着一些讲师助教,就评论过两位教授,说一个‘集穿凿附会之大成’、一个‘集啰嗦之大成’。他也不考虑有人会去‘传小话’,也没有考虑这两位教授会因此而发脾气。”

  唐立庵先生之所以敢于当众评论另两位教授,是因为他知道另两位教授都是心胸宽广之人,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计较,所以才敢放言无忌。那两位教授果然也没有对唐立庵表示不满,三位当事人日后依然相处得很融洽。

  对于来自同事的评论不介意,已经很难得了;但对于来自学生的讽刺也不生气,就更难能可贵了。再来看一段汪曾祺先生的回忆:“当时有一个‘冬青社’,颇有影响。冬青社办了两块壁报,一块是《冬青诗刊》,一块就叫《冬青》,是刊载杂文和漫画的。冯友兰先生、查良钊先生、马约翰先生,都曾经被画进漫画。冯先生、查先生、马先生看了,也并不生气。”

  学生们用漫画的形式讽刺老师,这些老师却不生气,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拥有宽广的胸怀;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教授骨子里拥有着自由的理念,认为学生画漫画讽刺老师是学生们的自由,老师们没有干涉的权利。这样一想,心态也就平衡了。

  总而言之,联大的大多数教授都是拥有包容理念,所以才能不介意、不生气。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一种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