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行业监管刻不容缓

  □陈芷茵

  微观点: 要及时出台有效的管理办法或法律法规,使得对“剧本杀”的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剧本杀作为时下潮流的娱乐方式,深受年轻人喜爱,由此带动了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监管,行业不乏野蛮生长乱象,也由此引来广泛的关注与批评。

  最明显的问题在于剧本质量良莠不齐。因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导致部分剧本含有过分渲染暴力情节和恐怖、色情等元素。为制造噱头吸引眼球,不少剧本杀创作者也会在剧本中添加各类猎奇情节以增加销量,如果缺乏事先预警,贸然游玩此类剧本也会对涉世未深的年轻消费者心理造成影响。各大网络论坛上,消费者对大尺度剧本的不满吐槽与自发避雷就是明证。

  目前开办的剧本杀门店缺乏前置审批条件,准入门槛较低。一些剧本杀门店未在店中设置“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等提示性告示,并且没有任何对未成年消费者的限制措施或保护措施。沉浸式剧本杀使参与者将现实和剧情的角色混淆,未成年人分辨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影响。

  剧本杀虚拟、浓缩的特点,能提供即时满足的成就感,让人的情绪长期处于“高度刺激、高潮不断”的状态,陷入过度刺激的心理状态。甚至部分玩家游玩结束回归现实生活后仍沉浸在剧本中,滋生无聊空虚的情绪,厌倦现实生活。

  由此可见,剧本杀行业加强监管刻不容缓。要及时出台有效的管理办法或法律法规,使得对“剧本杀”的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监管首先要抓源头,必须提高准入门槛,明确统一的行业规范,设置剧本杀门店开办的前置审批条件,要求经营者切实承担起防沉迷主体责任;剧本在进入市场前,相关部门应加强内容审核把关,对恐怖暴力元素超标的,一律不得上市流通;但同时也应在监管时实行软性分级,不搞“一刀切”。在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基础上允许自由创作,在督促行业向阳生长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年轻人追求刺激娱乐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