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玉笔舔
程磊磊
![]() |
| 清代和田玉笔舔 |
□程磊磊
在中国古代的文房用品中,除了大家熟知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外,还有诸多的辅助工具,笔舔便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比较讲究的一类文房用品,品味较高。
笔舔的主要作用就是书写时调笔锋或运墨浓淡之用。不讲究的人理顺笔锋往往在笔洗或者砚台上即可完成,更不讲究的往往用嘴唇可以理顺笔锋,只有讲究的人才会在文房中专设笔舔,以理顺笔锋。
笔舔的制作,在清代达到了巅峰,不仅材质多样,除瓷器外,还有玉石、名贵竹木、象牙、鹿角、景泰蓝等质料,质细密不吸水色,而且造型式样往往很精美,常制成片状树叶形或锁形、圆形、蛤蜊形、獾形、梅花形等,精巧典雅,意取吉祥。笔舔在清代虽为实用品,但精品已不再实用,多为收藏品用于观赏,属鉴赏品了。
这件清代和田白玉树叶寒蝉纹笔舔,整器以整块和田白玉为材,精雕细琢作一梧桐叶,一面为砚池,一面陷地阳雕叶脉,侧面应用天然玉皮刻一金蝉,须爪宛然,栩栩如生。玉质莹润光滑,造型精巧别致,梧叶与寒蝉相结合,寓有“一叶知秋”之意。
梧桐叶素有“报秋信使”之称。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而寒蝉鸣更是立秋的三候之一,寓意秋来之意。唐代文学家元稹在《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一诗中写道:“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描写的正是立秋时节,寒蝉喧耳、梧叶惊秋的场景。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由此可知,一叶知秋是古代文人常用的题材,寓意顺应天命、悲天悯人的儒家思想。此类题材与文房用品相结合,可谓相得益彰,雅趣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