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白活一回

  □王兆贵

  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运用到人类生活中,通常会被扣上“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帽子。其实,人这一生又确实是在闯关。所谓“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古人用“无常”二字就概括了。

  人一生要过多少关,谁也说不清,因为大大小小的关口太多了,远不止“过五关斩六将”那么简单。升学考试要过关,求职录用要过关,业绩考核要过关,升迁加薪要过关,恋爱结婚要过关,体格检查要过关……如果说顺利出生是第一关,那么,最具风险的就是“鬼门关”了,扛过来的还要准备继续闯关。像苏轼期望的那样“无病无灾到公卿”是不太可能的,多数人都是躲过各种劫难后长大成人的。

  如果说,前几番淘汰身不由己,那么,接下来的人生经历,虽然不全是被动的,但仍有数不清的关口在等着你。且不说入学与毕业有淘汰率,踏入社会后,职场、市场、战场、情场也都有淘汰率。至于说寿命,同样是优胜劣汰。有人没到而立年就挂了,有人却能熬过期颐,那些眼睛一闭不睁的人,不就是自然淘汰吗?

  话说得有点残酷,可真实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生苦短,不可逆转;余生很贵,不该浪费。有效期不仅适用于食品与药品,也适用于生命。于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雷锋则勉励自己,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因此,不论你处在哪个年龄段,哪怕进入晚年,都要给自己设定一个跳一跳够得到的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当一个人有奔头的时候,才会有动力,才会充满活力,活得快乐,活得充实。

  不白活一回,说起来是大实话,其实是人生的大目标。要做到不白活一回,世俗一点说,不外乎有人爱、有事做、被需要、被承认、被尊重。不论亲友多少,总得有人爱你,否则太孤单;不论在职与否,总得有事做,否则太无聊;不论本事高低,总得被需要,否则太落寞;不论能力强弱,总得被承认,否则太掉价;不论成就大小,被尊重就好。在这个世界上,叱咤风云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凡人,只要有人爱、有事做、被需要、被承认、被尊重,你才会活得有意思。

  话又说回来,只有那些看透人生残酷的人,才能加倍地珍惜人生,从而在调整心态的基础上,安然度过,无怨无悔。特别是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栽培、子女的敬重、配偶的缘分、知己的恩遇、祖国的庇护、社会的扶持,就像电视剧插曲唱的那样“不白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