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光迪的自省意识
□唐西风
梅光迪是民国著名学者,他早年留学美国,那时年轻气盛,难免做出一些冲动的事。但他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有着强烈的自省意识,冲动过后,能检讨自己的言行、总结冲动的教训,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
有一回,学校召开会议,同学们都到了会场,会议没开始的时候,大家在聊天,与梅光迪共居一室的陆姓同学,在与梅光迪一言不合,动起手来。梅光迪当时正坐在椅子上,就起身躲避。没成想,陆姓同学因身体太笨拙,倒在地上,头部与椅子相撞,受了轻伤,出了一些血。头是陆姓同学自己撞破的,本与梅光迪没多大关系,但众人却埋怨梅光迪,纷纷指责他,梅光迪因此感到十分委屈。同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听说了这件事,也对梅光迪产生了误解,梅光迪便写信向胡适解释。可贵的是,虽然这件事让梅光迪备受委屈,但他并没有一味地怨天尤人,他说:“迪非为此事迪毫无过失。使气不让,多言,是迪招尤获祸之大原。”并进一步深刻反省道:“迪一生大病,全在气盛。气盛则不能下人,而忌者中伤之术乘隙以售,一生吃亏全在于此。”
胡适和梅光迪是好朋友,但两人都是有个性的人,刚到美国,两人就因对宋儒和清代颜李学派所持的不同看法,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过程中,两人都大动肝火,但争论结束后没几天,梅光迪就写了两封信给胡适,检讨自己“性僻隘,不能容物,又有童心”“来书所勉,敢不拜嘉。迪一生大病,幸得良友道破,感极欲涕”。
自省意识不仅帮助梅光迪在当时化解了误会,更成为他日后学术研究与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他开始更加注重内心的修炼,将自省作为一种日常习惯,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他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智者,不在于永远正确无误,而在于敢于直面错误,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