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瓞绵绵
——品赏清代粉彩籁瓜纹碗上的苦瓜
缪士毅
![]() |
清嘉庆粉彩籁瓜纹碗 |
□缪士毅
这只清代粉彩籁瓜纹碗,造型清新,色泽明丽,浓淡适宜。碗内外及圈足以内均施白釉,自外壁向内壁以粉彩描绘过枝苦瓜、竹子。图案枝叶相连、不间断,俗称“过枝花”。碗内外图案空白处还各绘一只蝴蝶。
细细观看,但见碗上图案逼真,惟妙惟肖。瞧!那成熟的苦瓜外表呈橘红色,从一“破肚”处可见内部的假种皮为鲜红色,水灵灵的,嫩嫩的,惹人馋涎。那苦瓜的碧枝翠叶,从碗外壁牵连入碗内壁,在碗内外白釉的映衬下,格外清丽,并与点缀碗壁的苍劲翠竹、翩翩彩蝶构成美妙的图案,堪称嘉庆御窑瓷器的佳作,让人品赏不已。
在上述美妙的图案背后,蕴含着传统文化的韵味。图案中枝蔓缠绕,连绵不断,与蝴蝶组合在一起,寓意“瓜瓞绵绵”。“瓜瓞绵绵”即为“绵绵瓜瓞”,源于《诗经·大雅·绵》中的首句“绵绵瓜瓞”四字,它早已成为中华民间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祝愿吉语,寄寓子孙昌盛、兴旺发达。而这一寓意吉祥的图画,就是通过籁瓜纹饰彰显出来的。籁瓜纹始见于乾隆朝,为晚清瓷器的常见纹饰。而粉彩籁瓜纹碗,常见于清代嘉庆年间。
苦瓜,又称“锦荔枝”“红娘子”“癞瓜”“凉瓜”“癞葡萄”等,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原产东南亚或南亚,大约明代传入我国,如今我国大江南北都有其踪影。瓠果肉质,表皮有许多瘤状突起。嫩果青绿色,成熟时转黄赤色或橘红色。苦瓜,按果实形状和表面特征分为长圆锥形和短圆锥形两大类。粉彩籁瓜纹碗上所绘的苦瓜为短圆锥形。
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品质,与任何菜搭配,都能仅保持其自身苦味,绝不将苦味传给他物;同时,其他菜也不影响它的苦味。这样既保持自身秉性,又不将苦传于他物的风范,使得苦瓜有“君子菜”的美称,难怪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
苦瓜虽有苦,却在回味中有一种特别清新的感觉,因此备受食客青睐。苦瓜以嫩果肉入馔,既可作主料,也可作辅料,还可单独成菜;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有趣的是,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嗜食苦瓜,自号苦瓜和尚,被传为雅谈。
口苦能为偈,心清志方操。愿从品赏清代粉彩籁瓜纹碗上的苦瓜中,遏杂念,清志气,升境界。更何况苦瓜虽味苦,却让人苦尽甘来,助人健康,恰如《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青则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