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冬泳五十年
鲍小红
■鲍小红
她走路像一阵风,笑声像一阵铃,身形矫健,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开怀大笑时甜美得像少女一样。她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雪,风雨无阻,每天骑着电瓶车准时到先锋游泳馆打卡。
她叫黄星霞,今年83岁,是杭州市冬泳协会副会长。热爱冬泳的泳友们不管男女老少,都亲切地称她“黄大姐”。
我认识她也是从走进先锋游泳馆的第一天开始的。那时候我还没学会游泳,在泳池里狗爬式乱游,无论如何也游不到对岸。黄大姐看见后,就主动来指教我,她说:初学蛙泳,先不要急着连贯做动作,首先要领会腿部动作“伸、收、翻、蹬”四个字的要领,动作要分解,伸(双手伸直),收(屈膝收腿),翻(两脚外翻),蹬(连蹬带夹)。在她耐心的指导下,我这么笨手笨脚的人居然也学会了游泳。后来,她又不厌其烦地教我蛙泳怎么才能游得快而不累。她说,游好泳第一是节奏,第二是配合。划水时,头就要紧跟做出水换气准备,双臂前伸时,已经换完气的头应埋入双臂间,而此时上半身发力动作马上要完成,下半身已经做好了收、翻准备,并很快要蹬、夹发力。
她这么耐心教游泳,从不收一分钱学费,免费教会了一个又一个像我一样的菜鸟。我多次跟她说,黄大姐,你这么辛苦教人家游泳,多少收一点学费也没事的。她说,我看着你们一个个游得好起来,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是你们给我带来了快乐,我怎么可以收学费呢。
她是智者,历尽沧桑却童心未泯。她待人真诚,懂得怎样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友情和运动带来的快乐,品尝一点一滴生活的美妙。和她相处,如沐春风雨露,让人轻松愉悦。
跟她接触多了,我慢慢了解了她的生活经历。1966年杭州市第一批冬泳队员公示,黄大姐就成了第一批队员。同年11月,她首次参加了横渡钱塘江的冬泳活动。那时候11月江水已经很凉,她的游泳水平还没到现在这样炉火纯青的地步,但自从她成功横渡钱塘江后,对冬泳的痴迷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开启了“冬泳之路”。她70岁赴乌鲁木齐参加全国冬泳比赛。因为冬泳规定参赛选手年龄不能超过70岁,也是她最后一次参加冬泳比赛,所以她特别重视和珍惜这次机会,当时才9月份,乌鲁木齐的水温已经很低,比赛场地在天山脚下,湖水是冰雪融化的,当时很多退役运动员一下水,因为受不了刺骨的寒冷而放弃了比赛,但她下水后没有急于游泳,而是让身体先适应水温,慢慢做预热运动。最终,她获得了自由泳第一名和蛙泳第二名。她坚持冬泳半个多世纪,荣获50年冬泳“金牌勇士”称号,以及各类奖项20余次。
由于受黄大姐的影响,我才有勇气坚持冬泳。在她的鼓励下,2022年我参加了杭州市体育局组织的横渡钱塘江活动,从滨江奥体中心下水,成功游到钱江新城城市阳台上岸,2020年11月我还参加了杭州市冬泳协会组织的畅游千岛湖活动。有一年冬天,我在先锋游泳馆游泳的时候,《体坛报》和中新社来采访冬泳爱好者,当记者的话筒伸向我的时候,我对着镜头说:“冬泳确实很冷,但靠得是毅力,冬泳也是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力的最好方式。黄大姐80多岁了都能坚持,我有什么理由退缩呢。”因为这句话,很多泳友说我,你这是向杭州人民宣告过的,你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能退缩了。
黄大姐还经常与冬泳协会的年轻人一起切磋泳技,教大家一些冬泳技巧。对于冬泳运动,黄大姐屡次提醒我们:最好要从夏天开始,循序渐进,让身体逐渐适应低温,量力而行。
黄大姐有一句名言:“我是‘80后’,我运动,我健康!生命不息,游泳不止!”看她的精神状态,我深刻体会到,一个老人拥有无龄感的心态非常重要。坚持游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让人逆龄。黄大姐说,杭州是游泳之乡,出了那么多的世界冠军,我们要传承体育精神,老有所健,体育强国。
杭州亚运会期间,黄大姐还报名做志愿者。我想,不管多大年纪,生活其实有无限可能,选择自己要过的生活,做最好的自己,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