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展方寸
——品赏邮票上的“松、竹、梅”
周洪林
![]() |
| 1997年10月20日发行的《黄山》特种邮票“黄山朝晖” |
![]() |
| 1982年7月31日发行的《明清扇面图》特种邮票“竹雀图” |
![]() |
| 1985年发行的梅花小型张“台阁”“凝馨” |
□周洪林
寒冬时节,万木凋零,唯有苍松青翠葱茏、碧竹枝繁叶茂、红梅傲雪怒放。 松、竹、梅,于寒冬挺霜而立,绽放生命的底色,素有“岁寒三友”之称。在我国发行的邮票中,其潇洒风姿一展方寸。
“霜寒枝更劲,崖峭揽怀中。天地囤真气,不摇杨柳风。”松树雄伟苍劲、高大挺拔,被人们视为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1963年10月15日,原邮电部发行的《黄山风景》特种邮票第2枚“迎客松”,图案为黄山风景区玉屏楼右侧的迎客松,画面展现了迎客松的身姿,右侧枝丫伸出,宛若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1997年10月20日发行的《黄山》特种邮票的第1枚“黄山朝晖”,同样也展现了黄山奇松的勃勃英姿。1998年3月26日,中国邮政发行的《九寨沟》特种邮票小型张,图案为生长在九寨沟的一株形态奇特的“迎客松”,它的枝杈只在一边生长,仿佛在挥手招呼客人。2014年9月13日发行的《长江》特种邮票的第6枚“黄山独秀”,再一次呈现了黄山迎客松的绰约风姿。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四季青翠的竹子,以其挺拔不屈、节实心虚而成为谦逊坚贞、刚直不阿高尚品德的象征。1982年7月31日,原邮电部发行的《明清扇面图》特种邮票第3枚“竹雀图”,画面描绘了一群鸟雀栖集竹林间。1993年6月15日,原邮电部发行《竹子》特种邮票一套4枚,图案分别为“紫竹”“金镶玉竹”“佛肚竹”和“茶杆竹”;另发行小型张1枚,图案为“毛竹”。1993年11月22日发行的《郑板桥作品选》邮票一套6枚,其中第1枚、第3枚和第4枚邮票图案均为竹子。2010年10月18日发行的《梅兰竹菊》特种邮票的第3枚“竹”,主图选自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兰竹画册》。2014年5月28日发行《竹》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一套1枚。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傲雪报春的梅花代表着高洁、坚韧与顽强。1982年9月29日发行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纪念邮票,其中第1枚主图为怒放的梅花。1985年4月5日我国专门发行了《梅花》特种邮票一套6枚,图案分别为“绿萼” “垂枝”“龙游”“朱砂”“洒金”和 “杏梅”;另发行小型张1枚,图案为“台阁”“凝馨”。该套邮票描绘的梅花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2019年11月8日,中国邮政发行的《二十四节气(四)》特种邮票第6图“大寒”,邮票画面是雪花飘飘的严冬,一老一小在户外欣赏梅花的场景,儿童怀抱着的瓶子里还插有一枝梅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