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由让中秋不一样
黄捷
■黄捷
苏东坡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们传统的中秋节又上了一个质地。
苏东坡之所以能够写出这句在岁月中久久回荡的诗词,是因为有一个人源源不断地给他输送灵感。这个人就是比他小两岁、从小跟在他后面和他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与他同年中进士,称他为“师友”的弟弟子由。即使两人分开后依然书信不断,唱和诗词甚多。
《宋史·苏辙传》中记载,兄弟两人感情甚好,官场上共进退,患难之中,兄弟情深。子由愿意为兄顶罪,子由日子艰难也愿意为兄养一大家子人,古往今来实属罕见。
最近我在读《苏东坡全集》,突发好奇心数了一数苏东坡给自己弟弟写过多少诗词赋文,结果在目录中发现有“子由”二字的诗题就有107首。苏东坡的词也有一些是写给子由的。上文中的那句就来自兼怀子由的词。苏东坡为数不多的赋中还有一篇是为了子由生日所作。他的尺牍、题跋、杂记中均有与子由交流的内容。
在《初别子由》中,苏东坡这样评论弟弟:“我少知子由,天资和而清。好学老益坚,表里渐融明。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可见两人岂止是兄弟,更是诗词歌赋等各方面的棋逢对手。
在乌台诗案中,苏东坡写下《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中那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真是感人肺腑。
而在《满江红·怀子由作》中,“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道出了兄弟俩无法实现在一起的愿望。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州时,子由被贬广东雷州半岛,两人隔海相望,到死也未能再见面。
苏东坡年轻时写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无意中道出了两兄弟漂泊、名留青史的一生。
苏东坡在中秋写给子由的诗词也不止一首,还有很多首。比如《中秋月寄子由三首》《中秋见月和子由》。
也许大家会说,那是因为他是天才,没错,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我们来看看厚厚的《苏东坡全集》就知道他有多努力,你会发现他几乎随时随地都在作诗词、写文章,这才把自己的笔越磨越成熟。但是灵感也还是需要的,正是有与子由聚少离多的经历,才让他倍感亲人间的想念之苦,写了许多相关的诗词,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是苏东坡千锤百炼得来的佳句,引起了古今无数中国人的共鸣,让人们在不能相聚的中秋佳节里,内心仍然得到一丝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