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亚运会

  □朱辉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奋起直追的时期,急需凝聚起一股积极进取的精气神。那时国产武打片里,但凡有大侠打赢洋武士的情节,多半能获得很高的上座率。这种社会背景下,1982年中国参加了第九届亚运会。

  一晃41年过去了,如今回想起那届亚运会,仍让人感到振奋。那时大多数人家里还没有电视机,人们主要通过报纸、收音机了解比赛赛况。到了第二年,相关纪录片拍出来了,剪成了半小时左右的时长,在电影院里作为“加片”,在正片之前放映。虽然已经知道了各场比赛的赛果,而且这段“加片”有的人看过好几遍。放映过程中,大家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出现,掌声、欢呼声响彻全场。

  第九届亚运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中国运动员一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金牌总数超过了日本,中国首次站上了亚洲体坛之巅。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因为创当时男子跳高世界最好成绩,被评为那届亚运会最佳运动员。亚运会过后,全国各地媒体都发出倡议,要求各行各业学习朱建华。当时身为初中生的我们,都写了相关命题作文。

  1984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获得了15枚金牌。然而洛杉矶奥运会遭到苏联、东欧抵制,金牌含金量大打折扣。因此,1986年汉城亚运会再次让国人瞩目,成为检验那几年体育成绩的试金石。

  原本国人都以为中国代表团在亚洲已经可以轻松碾压任何对手,不料1986年汉城亚运会赛事争议判罚层出不穷。到了闭幕前一天,中韩金牌数竟然持平。最后一天的田径比赛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无数人守在电视机前。最后靠着女子4×100米、男子4×100米接连夺金,中国以94枚金牌夺得金牌榜第一,仅比韩国多一枚,可谓十分惊险。半个月的赛事,让全国人民像坐过山车,看得惊心动魄。惟其如此,让我们许多年后还记忆犹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亚运会热度渐渐下降了。一来因为中国在亚洲赛场已经一骑绝尘,金牌榜第一毫无悬念。二来中国经济从起步阶段进入了起飞阶段,众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无需再从赛场上找自信,体育回归到了本来的位置。

  大侠在擂台上打赢俄国大力士、日本武士,这类情节在如今的武打影视剧里已然少见。亚运比赛不再吸引某些对体育一窍不通的国人,也是自然而然的改变。曾经的亚运会,曾经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承载着国人发愤图强的愿景。如今这些愿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以实现。再看亚运比赛,大家多了一份平常心。但对于我们这些过来人,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仍历历在目。我们这代人非常幸运,见证了国家由弱到强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