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长相思》

  □张天野

  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长相思》算是一个“老字号”和“驰名商标”了。

  说它是个老牌子,一点不差。其最早出处是《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诗情不露声色,信手拈来,把对爱人(或友人)的思念比喻成一端绮、合欢被,新奇而有趣。

  由此,《长相思》成了乐府诗里的一个“品牌”。汉魏南北朝许多诗人都创作过《长相思》歌辞。昭明太子箫统云:“相思无终极,长夜起叹息。徒见貌婵娟,宁知心有忆。寸心无以因,愿附归飞翼。”陈后主曰:“长相思,久相忆,关山征戍何时极。望风云,绝音息,上林书不归,回文徒自织。羞将别后面,还似初相识。”有了太子、皇帝的“加持”,徐陵、陆琼、江总等诗人纷纷“加盟”,《长相思》做大做强,指日可待矣。

  到了唐朝,《长相思》迎来了“春天”。李白创作了三首半《长相思》。之所以有半首,指的是《三五七言》。这首诗里有“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如将其命名为《长相思》也无不可。三首《长相思》第一首诗通过描写景色渲染气氛,抒写男女相思,似有寄意;第二首诗白描了思妇弹琴寄意、借曲传情、流泪断肠、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现思妇对远征亲人的深情怀念;第三首诗以花和床为意象,赋予情感,抒发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三首诗均有佳句,像“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等。

  另一位《长相思》诗人是白居易。老白不仅写了《长相思》诗,还创立《长相思》词牌,使之绵延千年。白居易写的《长相思·汴水流》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创立后,很快成了词牌里的“明星”,许多著名词人加入“粉丝群”,像冯延巳、李后主、林逋、晏殊、晏几道、欧阳修、万俟咏、周邦彦、陆游、刘克庄、刘基、张煌言、纳兰性德等。这份名单很长,再加上前面提到的诗人,大概能顶半部古代文学史了。

  为什么这么多诗人钟情《长相思》这个题目呢?以笔者想来,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这一点诗人们应该大多认同,这就无怪乎他们会用最优美的笔触来描绘心目中圣洁的爱情了。诸君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