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不外露

  胡平法

  在我的“承先室”藏书中,绝大多数是普通读物,而且十分杂,被我束之高阁,谈不上学以致用。

  我这个人念旧,好不容易收藏了几本好书,真的视如珍宝,不肯轻易拿出来视人。我自个儿至今也没有把古籍一本本拿出来,一页一页拍摄下来。

  好书不外露,可见我对自己所藏的书还是有一点私心的。当年台州有一位博士欲编《台州四库丛书》,托人要把我收藏的古籍编进去,我笑辞了他的好意。当时,我们未曾谋面,实在是抱歉。

  我在台州学院的一位老师、又是我的同事,我们俩亦师亦友,笑称“二胡”。我向他借出过几种古籍,借出之后,就生怕他给丢失了,天天牵肠挂肚。唉!这个中滋味,只有像我这样的“书虫”自个儿知道。

  不是我小气,而是在我看来,这外借给我老师的书实在是太珍贵了。它在民国二十五年曾经参加浙江省文献展览会展出的,每一本书内都盖有一枚大章。

  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拿去拍照,甚至复印。他能够完好无损地还给我,已经谢天谢地了。其实,还有几本他需要的洪颐煊的旧作,我家里有,但我实在是舍不得再借了。

  之前,我曾经办过一件傻事。一位朋友替他的同行向我借一本书。我舍不得借出,拿去复印了一册给他,可是我收藏的这本古籍就受损了。每一本藏书都有一个故事,有些故事刻骨铭心。在台州很难购到古籍,我在杭州三联书店购入不少,与他们的经理也有点头之交。在那里,曾经见到过王棻批读过好多页的明刻本《史记》一套。当时他们刚收购到,开价80000元。我知道它是一套好书,品相也很好,只是觉得太贵了,手头也没有这么多钱。当时打电话给临海文化局、临海博物馆的两位老师,他们也都说没有钱购买。我只能让经理先放回去,过一周后我再过来。等一周后我筹了款再去购买,他们说这个价不卖了。聊谈中得知,他们已经找浙江大学的一位老师查了王棻的资料,说是向上面汇报了,这一套书不许拿出来卖了。我只恨自己没有实力,好书见到了,却与我擦肩而过,“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还是在台州学院工作时,浙江图书馆的几位工作人员过来看我的藏书,我也没有把他们带进我的“承先室”,只是拿出我收藏的几类古籍中的各一种书给他们看,有稿本、抄本、木刻本。他们是行家,一看就知道我的藏书档次,也理解我的意思,对我有这样的藏书表示祝贺,叮嘱我好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