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愈孤独的书签
蒋平
蒋平
学海无涯,书山有路。纸质阅读时代,常将读书比作“啃砖头”。一本厚厚的“砖头”,一时半会“啃”不完,只能在已读的页码叠个折。然于嗜书如命的书虫而言,此举伤书心疼,由此,书签应运而生。
最初的书签,是市场上兜售的那种硬纸片,像字牌,上面印着名人名言、处世警句、四大名著人物等,更受欢迎的是工笔绘就的四大古典美女。与美女书签作伴,兼得书中自有颜如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名副其实地让阅读成为享受。书签只消质地好、设计有个性,便会得到主人长时间宠幸,有机会博览群书。如果将读书比作旅行,那么书签无疑是旅途上妥妥的驿站。一枚好书签,不光见证阅读的过程,还能为主人书房增添一份别样温馨。
不管书签印制得如何精美,在书的绝对主角面前,只能充当绿叶陪衬。只有当书不好读,或者主人心情不佳,书签才意外成为焦点,走心的主人会从书签的关注中找一些往事记忆,驱散枯燥文字带来的疲惫,然后全神贯注投入下一段章节。总而言之,书签是孤独的,干的是杂活、累活、保姆活,夹缝求生活。主人读累了,书签会顺着要求,在停留的页面平躺,伴随主人的懒腰,将脚笔直伸到页码外,为下一次阅读开启方便之门。
众多书签中,印象最深的还是黄杨叶制成的天然书签,素洁、天然、淡雅,带着一种人生况味,一如制作者的心情。向别人借书,常常翻出夹杂在书页里的书签,见证着书非借不能读的另类;同样,借给别人的书,得到书签回赠的感谢,尤其是红颜知己,一颦一笑,所谓鸿雁传书,其意不言自明。我想,如果在书签上印上红娘,完全可以申请一种商标。
作为灵魂世界最忠实的伴侣,书签已经完成了数代人的使命。手机阅读的到来,纸质书与新新人类渐行渐远,而书签们也似有预感,抢先一步从那些珍贵的书籍中出走,或进照片,或进藏馆,寻找各自的终极归宿。而今,上了年纪的书虫们找不见中意书签时,只能用其他粗糙的替代品,在泛黄的书页中,感怀黄昏的落寞。
在我心中,书签是孤独的也是幸运的,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风云变幻,始终将充实和快乐浓缩在每一个阅读日子里,安享生命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