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上枇杷香

清代青花枇杷纹执壶

  □彭宝珠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明代诗人杨基的这句诗使人仿佛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枇杷香。枇杷皮薄肉厚,柔软多汁,一口下去,丝丝甜味沁人心脾。枇杷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明代《本草纲目》记载,枇杷有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退上焦热,润五脏等功效。从古至今,枇杷这种兼具食药作用的水果跃然瓷上,成为初夏一道靓丽的美景。

  眼下正是吃枇杷的好时节,枇杷作为酸甜爽口的佳果,深得人们的青睐,我在享用美味枇杷的同时,也不忘把玩友人收藏的这把清代青花枇杷纹执壶。此壶制作于清代晚期,壶身青花纹饰疏密有致,花叶细长,精美雅致。执壶主图上粗细有致的枇杷枝头穿插其间,丰硕的果实有力地生长着,花叶衬托,饱满茂盛。

  这把执壶整体布局合理,造型端庄,线条流畅,青花发色,幽雅美妙,暗暗散发出湛蓝的光彩。此壶通体施白釉,枇杷花纹细腻,形象生动,在洁白细腻的胎色和白中微闪青釉色的衬托下,显得尤为精美。釉面色泽如玉,釉质洁白干净,更显雅致秀丽,恬静淡雅,美不胜收。

  宋代诗人戴复古的《初夏游张园》:“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诗中正是描绘了一幅醉人的枇杷图。宜人的夏日,枇杷成熟了,像金子一般垂吊在枝头,晃晃悠悠,让人看了垂涎欲滴。这也是将枇杷代表富贵繁盛的寓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枇杷以其优良的品质、独特的风味、稀缺的数量和珍贵的品质享誉数千年。自唐宋以来,枇杷一直被视为高贵、美丽、吉祥、财富和永恒的象征,成为皇家贵族珍贵的“贡品”。在这种吉祥理念的影响下,枇杷纹作为一个典型的陶瓷器装饰纹样,也被赋予了格外美好的吉祥寓意,这把青花枇杷纹执壶也足见当时匠人的心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