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源不落井下石

  □唐宝民

  民国时期,军阀韩复榘原在河南省政府担任主席,后被平调到山东省政府担任主席。他在山东省政府组建的班底,大多数人员都是从河南带过来的,唯有著名教育家何思源是来自南京方面的。

  韩复榘是一个热心教育的人,因为不清楚何思源的底细,就对他进行了一番试探,结果发现何思源是真心办教育的人,就让何思源放手去做,对他的工作从不干涉,给了何思源一个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

  1938年,蒋介石出于铲除异己等原因,想要杀掉韩复榘,于是就开始搜集韩复榘的罪名。学者王鑫在《重回民国上学堂》一书中记述道:“此前,蒋在搜集韩复榘的罪名时,就曾召见过这位南京钦定的教育长官何思源。蒋介石问:‘韩复榘欠你多少教育经费?他又是怎样卖鸦片的?’何思源面对诱导,从一个教育者的良知出发,他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直言相告:‘韩复榘从未欠过教育经费,也并没有出卖过鸦片。’。”

  落井下石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即所谓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但在韩复榘即将倒台的时候,何思源却襟怀磊落、实话实说,没有对韩复榘落井下石,没有为了讨好最高领袖而去污蔑一个“死老虎”,表现出了公正无私的人格操守。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爱国民主人士高贵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