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里点外卖
周云龙
□周云龙
大陈生日,小吴临时召集“一壶老酒”群里的老同事一聚。老同事们如今各奔东西,忙于生计。聚到一起的时候,议题倒是简单,无非掼蛋、灌酒。
生日聚会的饭店,号称是农场餐厅,蔬菜品种应该特别丰盛吧。大陈是徐州人,擅长白加啤,喝到尽兴时,突然想吃一份酸辣土豆丝、一份醋溜土豆丝。小吴赶忙喊人加菜,服务员连连抱歉:没备食材,不好意思。堂堂农场餐厅,哪会没土豆丝?我们猜想,可能土豆价格低,加工成本大,没有什么利润空间,这道家常菜渐渐给他们淘汰了。
“内卖”不够,“外卖”来凑,还是年轻人思维活跃。小张说,要不点个外卖?80后们眼前一亮,拍案叫绝。据说,在音乐餐厅叫烧烤的外卖,在烧烤店叫奶茶的外卖,在粤菜店叫甜点的外卖,已成当下一些女生的日常。不过,在甲饭店吃饭,叫乙饭店的外卖,这个应用场景恐怕尚不多见。借着酒劲,我的新闻敏感翻腾出来:线上线下,餐饮融合,更有味道!
小张在手机上搜索、下单,点到两份口味各异的土豆丝,价格只是农场餐厅家常菜价格的一半。10分钟后,外卖上桌,比餐厅上菜速度还要快一点。服务员笑嘻嘻地换盘上碟,他们并没有“被砸场子”的不适感受。外卖骑手,从乙饭店送餐到甲饭店,他会不会有什么疑惑?嗨!没来得及问一句。
酒喝多了的我,一路胡思乱想:将来有一天,我们只点一两道菜,占一个桌位,然后,再不断点上自己喜欢的外卖,这饭店的生意还怎么做?他们会不会下一道“不许外带”的令?饭店,可以或者应该办成“大而全”吗?究竟如何最大程度满足食客的个性需求?网络时代,火了外卖,如何活“内卖”?一线忙碌的服务员,不一定有这样的问题意识,想了也白想。主要是老板看没看到问题,想没想到对策。退几步想:饭店自降身段,主动代食客叫个外卖,加点服务费用,共享网络时代便利,提升食客消费体验,有没有可行性呢?而现在,他们只是照单行事,只会说抱歉……外卖已火,“内卖”要活。看来,餐饮业要做出不同凡响,还是得有一点源自用户体验的不同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