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赏《六柿图》
张向军
![]() |
| 齐白石《六柿图》 |
□张向军
柿子树是秋天最美的风景。
秋日里,柿叶经风霜变黄,转而变红,霜降时节,红叶在树上招摇,可与红枫媲美。唐代郑谷有诗云:“蓼渚白波喧夏口,柿园红叶忆长安。”诗人站在夏口望着滚滚江水,想念长安柿园的红叶。柿子树的红叶成了远行游子的思乡之物。柿树上除了红叶,应该有红红的柿果,还有欢快的鸟雀在枝丫间穿梭。
等秋风横扫,柿子树的叶子落尽后,枝头就只剩下红色的柿果。如果以湛蓝的天空为背景,柿果的红艳反衬出一种沉静之美——秋之静美。
目之所见的美景,我用相机记录下来,而自称“柿园先生”的齐白石则用画笔画了出来。齐白石先生有一幅《六柿图》,图中六枚柿子静置篮子里,五枚青柿,一枚微黄。整幅柿图,设色朴雅,心静意清,用笔醇厚,柿子的憨态中蕴含天真意趣,一股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画《六柿图》时,齐白石先生已九十高龄,他画的柿子是童年记忆,可见柿子在先生心目中的位置。
齐白石先生的柿子图有事事如意的吉祥寓意,而南宋画僧牧溪的《六柿图》却透露着浓浓的禅意。画中六枚水墨勾勒的柿子静静排列,上下四方皆有留白,六枚柿子浓淡相间,各居其位,如禅定的僧人。毫无依附的柿子,不知从何而来,不知身居何处,仿佛置身于浩渺的时空。整幅柿子图极富禅宗意味,墨色单纯透明,柿子的造型厚实而又不失空灵,给人以无尽遐思。
柿子入画也入药,《本草纲目》记载柿子“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新鲜的柿子味甘、涩,性凉,具有清凉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柿叶则有助消化的作用。记得小时候,吃坏了肚子,消化不好,母亲就用柿叶煮水给我喝,以助消化。
柿子的品种按外形和口感的不同,分为:鸡心黄柿、镜面柿、四周柿、尖柿、牛心柿等。我最喜欢的是红彤彤的小尖柿,玲珑娇小,挂在树上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又像是在干枯的树枝上燃烧的小火球,在秋凉中给人以温暖和慰藉。有一年秋天,朋友从城郊扛回一大枝缀满红红柿果的枝条,我把它插在一个黑釉的土陶罐里,整个屋子一下子就被圆润绯红的柿果点亮了。
秋天吃不完的柿子会做成柿饼,好的柿饼外部挂着一层白白的糖霜。绵绵软软的柿饼,皮很有嚼劲,咬开,肉质带着溏心,口感极好。最好吃的柿饼是陕西富平的,据说富平从汉代就开始栽植柿子。当地人做柿饼要等到霜降以后,那时做的柿饼挂霜多,口感甜美。我在网上关注了一位终南山的道长,他每年秋天都会卖一些从老乡那儿收来的优质柿饼,可我从未抢到。抢不到就只能想念了,想着下一个秋天,柿子树上又会挂满红彤彤的柿果,心里就会涌起暖暖的祈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