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光片羽(五十三)
张天野
□张天野
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
【解读】:语出《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宝钗之口,意思是最初侥幸得利之人,由于机会来得太过轻松,过后反而容易懈怠;那些夸夸其谈之人,不过是贪图利益,不见得真有什么本事。
【点评】:《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大观园探春“变法”,宝钗作为旁观者提出了这条中肯的灼见。变法也好,改革也罢,受益者当然是支持者,但这种支持建立在利益基础上,支持就不够牢靠。探春作为“变法”发起人,难免头脑发热,冷静的宝钗这时指出这点,无疑对探春大有裨益。决策者应有很强的执行力,也应听取意见,不断修正决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解读】:这是北宋大儒张载的人生理想,被称为“横渠四句”。意为,给人们认识天地的真理确立一个切实的理论体系,给百姓安身立命建立一套切实的思想和方法,替历代圣贤延续行将绝传的不朽学说,给千秋万代开创永久太平的伟大基业。
【点评】:张载的这几句话十分漂亮,它为社会、人民、学统传承和政治理想指明了方向,无怪乎成了不少后世儒生的人生信条。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如果丧失了信念,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面对九百年前的先贤,我们难道不汗颜吗?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读】: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小松》。诗人说,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点评】:在诗人生活的晚唐,人才就像草丛蓬蒿里的小松那样被埋没,一旦显露才华,以前忽略他们的人就大惊小怪,这是小松和人才的悲剧。造成这种悲剧的就是“时人”,他们的冷漠、糊涂和麻木成了重重阻力,只有那些不畏险途的小松才能成为“凌云木”。审视自己和周围,希望我们不要成为那些可怕的“时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读】:此乃柳宗元绝句《江雪》。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江面上钓鱼。
【点评】:诗人当然不是单纯写景,他其实写的是孤独。有朋友注意到,这也是首藏头诗,藏着“千万孤独”四字。笔者这里跑偏下,觉得这也是诗人给出的成功密码。古往今来有多少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守得住寂寞,尘世间他们或许孤独,学术上却硕果累累。以柳宗元为例,他一生政治失意,许多人却以为其文学成就比并称的韩愈还要高。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孤独也许是节省时间的不二法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