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记着那个小丫

  □韦蔚

  这段时间,一直惦记着一个名叫全红婵的小丫。

  从8月5日那天起,“全红婵”这个名字就从东京水上运动中心的十米跳台上一跃而起,响彻中国了。

  拿小丫来说事的文章也是铺天盖地。当然,小丫也委实值得人们一说再说的。

  今夜,我不想说小丫压水花实在压绝了,我从未见过谁能从十米高台翻滚着旋转着在扎入水中的那一刻居然可以这般地“波澜不惊”。

  今夜,我也不想说但凡是人大抵都会趋炎附势。全红婵一跳成名,老家门庭若市。众多亲戚朋友不请自来,还有开着豪车来攀亲的。小丫妈妈竟然不知道自己家原来还有那么多亲戚。

  今夜,我只想说说我对小丫的惦记。

  我一直惦记着的不是小丫多出彩,小丫多给力,小丫多难得,小丫多可爱,小丫多不容易。我惦记着的正是小丫的明天。

  这明天,不是三年五载,甚至也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小丫的一生。

  当有记者问她为什么要参加跳水训练的时候,她回答说:“以为跳水就不用读书了!”

  面对记者问其“性格”,小丫满目狐疑,在她的语库中拼命扒寻,“谢哥?”“杏哥?”“杏哥是谁啊?”“啥?”“啥?”她实在无从想象这发音为“xìnggé”的究竟是啥。小丫的脑海里瞬间就被这“性格”搅得水花四溅了。

  小丫只有在说“我比较喜欢玩游戏,吃鸡、王者荣耀”的时候才眉飞色舞。

  小丫妈妈告诉记者,小丫“最喜欢的就是小卖部里那些五毛钱一包的零食,辣条是最爱”“她从小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开一个小卖部,里面的东西可以随便吃”。

  小丫是在贫困的生活环境与穷乏的精神世界里一天天长到了14岁的。若是指望小丫一头扎进跳水池里扎出了金牌,随之也就扎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与阔远的精神世界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想着这个连“性格”都整不明白的小丫,我没有办法不去惦记——那个拿了金牌,天真明媚,不喜欢上学而喜欢“吃鸡”、喜欢“王者荣耀”的小丫了。

  暮色四起的时候,我在网上搜索“吃鸡”。我知道了“吃鸡游戏”的前身就是开放性世界生存游戏,是现在最新形式的一种游戏。它由开放性世界、射击、生存以及网络竞技四大元素组成,是把地图上的敌人全部变为真人玩家,再结合常规网络游戏的个人生存战的一种玩法。

  原来“吃鸡”也关乎生存。

  我不知道小丫在游戏世界的生存能力如何,但我知道小丫很能吃苦。可是这个世界未必会善待那些肯吃苦的人。那些在全运会、奥运会享受过“王者荣耀”高光时刻的冠军们,哪个不是吃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一路走来!而他们的人生下半场未必圆满,事实上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活得既艰辛又凄凉。

  肯吃苦的小丫会被这世界温柔以待么?

  人常用“老子英雄儿好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来形容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连日来我看到了许多媒体对全红婵父亲的报道,内心还是得了些许安慰。

  记者采访时向全红婵父亲发问:“网传消息称,红婵夺冠后,有很多人来家里送钱、送房子、送车等礼物,这些情况是否属实,家人接受了么?”

  对此全红婵父亲表示:“所谓的房子、现金,我一分都没有收。荣誉是我女儿的荣誉,不是我应该收的。大家有心来拜访,心意家人们收下了,也很感谢大家的关心。同时也希望来送礼的人不要拿红婵家人收了礼物的消息去造谣。有些自主放在我们家里的礼物,我们也在找人联系去把这些东西退回去。”

  谈到女儿未来的走向时,父亲表示,希望女儿可以考上大学,然后继续为国争光,此前知道备战奥运会需要准备的事情很多,所以读书就先暂时放下了,现在比完赛了,书还是要继续读的。

  父亲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礼物,并在一片赞扬与祝贺声中看到了女儿的短板,这正是让我心得安慰之处。

  在我内心深处,我多么盼望这个世界可以给小丫,也给所有的孩子一个温暖的环抱。

  在我内心深处,我多么盼望小丫和像小丫那样的孩子们在走向远方时,能够用他们各自特有的姿态拥抱世界;而他们也能够,一个一个地,被世界拥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