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过年赋新联

  □杨崇演

  又是一年春节到,又是一年回家时,在外的游子都盼望着归乡的日子。

  年,不仅代表着喜庆欢乐,更代表着团圆。

  然而,疫情正呈现多点散发。春节怎么过,俨然成了新的话题。全国各地纷纷号召大家“原地过年”“就地过年”,我的朋友圏由此围绕年的话题有着许多精彩的对联,或幽默诙谐,或温情脉脉,映衬着大家的心声。

  “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小温在吉林一工地打工,留在当地,不能回家过年了,心情难免难受。

  “原地过年,舍小家为大家;山河无恙,尽忠心献爱心。”小林是浙江人,他说:“非常之时,就地过年,亲人平安就是最深情的祝福。此心安处是吾乡,春风起时再团圆!”

  “待山河无恙之时,再与家人团聚。”小林的倡议得到了很多人赞同。

  小陈,在浙江温州一书店上班,未婚。他说,每年过年回家都会被逼婚,原地过年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借口了。他的对联,很有意思——“何以解忧,唯有留守!”“过年怕催婚,不如就地蹲。”

  于是,此对联引起了网友们的共鸣,纷纷转发笑称“此乃最佳劝留标语也”!

  为了让更多人选择留下,一些地方发红包补贴留住在当地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

  发放春节消费券和手机流量、倡导房东免房租、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浙江义乌发出“硬核大礼包”,用一系列务实温馨的举措让外来建设者感受“第二故乡”的满满诚意,留人就地过年。网友小赵表示:“与其返乡隔离十四天,不如‘义’起多赚四五千。”

  浙江苍南精心推出了专属“私人订制”的十项“大礼包”,诚邀人才“原地过年”。在一企业上班的高工老杨表示:“过个就地年,疫情无风险;隔屏心相连,亲情不会减。”

  特殊时期,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小家虽不能团圆,但社会已然是一个大家庭,温暖着每一个人。如每一个人都能为这个大家庭的安全付出一点点,那么就能形成疫情防控的磅礴力量。

  临近春节,返乡人员需持7日以内的核酸阴性检测证明才能返乡。听到这个消息,可把正在黑龙江打工的强哥和他的女友阿梅急坏了。万幸的是,体贴的老板早就想好了:“阿强,既然回家过年不方便,不如就地过年,我们会把你当亲人的。”

  朵朵,一位安徽在粤当保姆的阿姨,她写的顺口溜式的对联也在我的朋友圏转起:“今年过节不回家,待在当地挣钱花。”

  “隔地不隔心,异地一家亲。”在江苏做生意的玲玲,早早想好了同父母视频电话一起跨年的打算,并拟好送给父母的春联:孕育之恩不能忘,新年到来祝健康。横批:幸福长寿。

  “今年过年就地蹲,明年幸福来敲门。”壮壮,在广西工作,早早准备好了购物清单,安排好了居家计划——抽时间看看书,抽时间就地游。他的对联:今年春节不回家,过完春节看爸妈。

  换种方式来表达爱,一样传真情。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亲人和自己的安全,更为了响应国家抗疫的决心和举措。原地过春节,我选故我愿。

  好吧,就地过年!云南的小郑,采撷了几朵梅,用简单的插花,摆了个“瓶”安如意。正所谓:天地和顺家插花,平安如意人多福。

  “放下行李,就地过年;故乡他乡,同样温暖。”河南的珊珊早早给老家河北的儿女打去电话,叮嘱不要记挂,在当地做好疫情防范……

  “就地过春节,手机拜大年。”福建的华哥说得好,“我在闽挺好的。我在原地,是为了举国有一个祥和美好的佳节。”

  一副副对联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真为识大体、顾大局的人们点赞——相识的、不相识的,也真想给原地过年的众亲再送上一联:“好好照顾自己,多跟家人联系。”横批:牛年行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