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走人就行”,让世界更温暖有爱

  □杨朝清

  微观点:这个世界的分量和质量,和我们每个人的角色扮演息息相关。参与类似“吃完走人就行”的“隐形慈善”,我们缺的不是渠道,而是知而行之的纯粹与勇敢。

  近日,北京市一家餐厅贴出“告诉店员要套餐A,吃完直接走就行”的海报。餐厅负责人称曾遇没钱吃饭的顾客,加之疫情被减免房租,就想提供免费晚餐给有需要的人,希望他们在有能力时也帮别人。

  在电影《一碗阳春面》中,父亲在交通事故中不幸去世,留下了一大笔债务,母亲带着兄弟俩艰难度日。连续几年,每年大年夜,母亲带着兄弟俩来到一家面馆,三个人只点一碗阳春面;面馆老板夫妻体谅顾客的不易与艰辛,不仅没有苛责他们,反而增加了阳春面的分量,还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善意地为母子三人保持原价;为了避免他们尴尬,明明可以将面条分三个碗,面馆老板坚持只放在一个碗里。

  母亲拼命工作,哥哥帮忙送报纸挣钱,弟弟帮忙做饭,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家庭提前还清了债务,到面馆点餐也从一碗面变成了两碗面到最后的三碗面。《一碗阳春面》之所以打动人心,不仅是因为它是一部苦难家庭的奋斗史,也是因为母子三人齐心协力互爱互助以及面馆老板尊重、体量和善待暂时处于困境之中的失意者。“吃完走人就行”和《一碗阳春面》有着同样的精神内核,那就是商家超越了算计与势利,用善意和温暖来善待顾客。

  不论是找工作不够顺畅,还是遭遇家庭变故,抑或是投资创业失败,那些暂时处于困境的失意者不仅物质匮乏,还承受着精神上的失落感和挫败感。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今天,现实有些时候是坚硬、冰冷和残酷的;“吃完走人就行”犹如雪中送炭,不仅切实地裨益了那些需要帮助的顾客,也让他们的内心多了光亮和温暖。

  为坐地工作女子搬凳子,善待付不起房租的租客,卖烫菜的商家给年轻打工者“多加一勺”,那些懂得与人为善的人们,用自己的善意和温暖呵护需要帮助的人们。为了照顾受帮助者的自尊和心理感受,商家与顾客通过“A套餐”进行无声的符号互动;受助者用和普通顾客一样的方式点餐,这样的“隐形慈善”,更加细致、柔软,也更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在人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的风险社会,难免会让人担心“吃完走人就行”遭遇“钻空子”;有的人明明不差钱,却想方设法占便宜。也有网友建议商家弄个B套餐,让有爱心的顾客捐助一份A套餐的费用,以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实现“有需要的人去领取,有能力的人去捐助”“互帮互助,做一个温暖的人”……在具体的实施操作环节 ,“吃完走人就行”可以不断细化和完善;“吃完走人就行”的善意和温暖,需要更多的传递。

  这个世界的分量和质量,和我们每个人的角色扮演息息相关。参与类似“吃完走人就行”的“隐形慈善”,我们缺的不是渠道,而是知而行之的纯粹与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