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子恺与舒国华父子

  □周志跃

  这是一张丰子恺先生半身肖像原版照片。陈星先生编撰的《丰子恺影像》一书录有此影,标注摄于1959年。

  照片里的丰子恺神情自若,微带笑容,还有他标志性的圆框眼镜和花白长须。衣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双排扣。拍摄这张照片时丰子恺已经62岁了。

  1954年,丰子恺举家迁入上海陕西南路长乐村的一幢西班牙式寓所,直至终老。他给自己的新居取名“日月楼”。“日月楼中日月长”,日月楼里的安定生活,让曾经饱受战争流离、饥饿病困的丰子恺感到了“温暖和平而幸福”。这张照片可以说真实地反映了丰子恺那时的生活状态。

  一

  这张照片是我的忘年交嵇若望先生惠赠于我的。嵇先生是德清人,曾是浙江余杭塘栖中学的老师,现已退休,富收藏,精鉴赏。

  值得注意的是,照片底部白边处有一行毛笔题字:丰子恺先生遗容 士安题。

  照片上的题跋常透露照片之外许多信息。

  士安何许人也?

  嵇先生告诉我,士安叫舒士安,他是舒国华先生长子。舒国华是丰子恺生前挚友。这张照片,是舒士安先生赠送给嵇先生的。当时,舒士安一家人寓居德清县新市镇,嵇先生与他交往密切。

  二

  舒国华与丰子恺的交往,始于1937年。丰子恺抗战逃难,在江西玉山结识了浙赣铁路局职员舒国华。抗战胜利后,舒国华回杭州任浙赣铁路局东南管理处处长、路局出版委员会主任,负责创办《浙赣路讯报》。

  1947年春,丰子恺也回到杭州,住在当时叫静江路(今北山路)85号里西湖湖畔小屋。舒国华住在静江路37号。

  丰子恺常为《浙赣路讯报》副刊“浙赣园地”设计刊头,也常在报纸上发表漫画。钟桂松《丰子恺与杭州》一书考证,1947年10月31日至1948年4月1日,丰子恺在《浙赣路讯报》上发表的漫画,达40幅之多,还不包括丰子恺为之设计的刊头画。

  丰子恺常赠画舒国华。1948年秋,丰子恺应友人之邀赴台湾观光并举办画展,舒国华用轿车亲送至城站登车。丰子恺在台湾所作10幅漫画,均题“子恺台湾作,国华兄存”,分数次寄赠舒国华。舒国华是诗人,丰子恺很喜欢舒的诗,两人遂合作一诗一画,名曰《丰舒诗画集》。

  三

  1965年,舒国华在东阳老家病逝,遗言舒士安,不要忘了丰老伯。

  嵇先生说,丰子恺一直视舒士安为侄儿,凡舒士安向他求字画,均有求必应。丰子恺曾给舒士安写过一封信,大意是——我给你的作品“文革”中被毁了没关系,你有需要我可以再给你画,你要多保重身体才是。

  可以猜测,这张照片极可能是丰子恺赠予舒氏父子的。丰子恺去世后,舒士安在照片上加了题跋。这张照片正是丰子恺与舒氏父子友谊的又一物证。只是,舒的题跋有误,不是“遗容”,应该是“遗像”才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春秋
   第04版:说吧
丰子恺与舒国华父子
陈鹤琴:心中有头狮子
“琵琶”也是“枇杷”
蔡元培的大度
竹笼保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