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定力”

  □彭友茂

  定力,有两个含义:一是佛教语,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二是借指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

  本文所谈的是后者。

  一个人的定力,是出生时爹妈给的吗?不是。是睡梦中神仙指路猛然间一个激灵“得来全不费工夫”?不是。一个人的定力,是他在不断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历练、进击中,像老蚌怀珠那样逐渐磨砺出来的。有的还是几经摔打,命运被几次“撞了南墙”之后获得的。粗略地梳理一下,定力因人而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元史》中记载了许衡的一个小故事:一个炎炎夏日,许衡外出,看见行人纷纷到路边的一棵梨树下摘梨解渴,他却不摘。有人问他,如今兵荒马乱,这棵梨树已经没有主人了,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吃?许衡回答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梨子虽小见真情,这就是“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涨船高岸不移”的定力!

  大概也正是因了许衡为人处世始终抱持着这样一个“我心有主”的理念,才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百科式的人物”。

  定力来源于对事情的前瞻和把握,对看似棘手问题的精准分析与判断。在唐朝,唐敬宗任命裴度为司空、同平章事。有一天,裴度在中书门下处理公务时,忽然有人报告朝廷大印遗失的消息。此言一出,百官惊骇。裴度虽感意外,却并未自乱阵脚。他深知,官员丢失印信是重罪,可同时也意识到,印信作为官方凭证,不能买卖,小偷一般也不敢弄这营生。于是,他推测大印的丢失可能是官吏私自印制文书所致。为了不惊动对方,裴度决定静观其变,最终大印在原处被找回,众人无不佩服裴度的深谋远虑与沉稳定力。

  定力来自一个人对理想、抱负“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追求,对事业追求、愿景,即长期目标而不是眼前利益,“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执著和坚守。

  大家知道,霍金虽然患有肌肉萎缩症,但他深知自己的人生意义,从未被问题吓倒,勇敢地在物理太空领域探索。任正非,一个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企业家,创业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他创立的华为公司,在短短10多年间,从一个小公司迅速成长为销售额达220亿元的企业,资产扩张了1000倍,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站稳了脚跟。

  滚滚红尘,芸芸众生,你、我、他,我们大家,不可能都是当企业家、CEO的料,但我们照样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认识、培养定力,拥有、使用定力,争取借助定力来锚住我们的理想和追求,让灵魂和生命少一些漂泊与荒芜,多一些淡定与从容。